苏轼《清平乐·秋词》全文及鉴赏

苏轼《清平乐·秋词》全文及鉴赏

清平乐·秋词

宋代:苏轼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
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
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清平乐·秋词》翻译

清澈的淮河与混浊的汴水,远在钱塘江西岸。您的红旗抵达时,黄叶遍地,狼藉散乱。白霜也会袭入梁王的故园。

您将在秋原的什么地方手执酒壶?驻马访古,徘徊踟蹰。双庙的遗风至今还在,漆园的傲吏大概已无。

《清平乐·秋词》注解

清淮浊汴:清淮,清澈的淮河水。古汴:汴河故道有两条,这里是指隋以后汴河故道,由河南的旧郑州、开封至商邱县治南,改东南流经安徽的宿县、灵璧、泗县入淮河。现在已荒废,只有泗县尚有汴水断渠。江西:古时泛称长江以南为江东或江左,长江以北为江西或江右。红旆:红旗。此指太守的仪仗。梁王故苑:汉代梁孝王刘武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修治的宫室园林。

携壶:带着酒壶。这里有游赏的意思。停骖:停住车马。骖,一车驾三马或驾车时位于两旁的马。踟蹰: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双庙: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雎阳(今河南商丘),最后都壮烈牺牲,后人立二祠,称为双庙。漆园傲吏:指庄周。庄周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经做过漆园吏,抱有傲视王侯,不为名利所动的人生态度。

《清平乐·秋词》赏析

该词中词人思念好友,揣测一路上友人可能的遭遇所写下的以想象为主的怀人词,但是这种想象并不是凭空乱想,而是基于词人对朋友的了解,通过这些了解所作的一系列推断,显示了词人对陈述古真挚的友情和对述古其人的真切了解。

上片以友人的行程为线索,纵贯着空间地点、节序风物,写来别有情致。起笔“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二句,决不是简单地说明淮河和汴河的地理位置,而是似乎在掐指计算友人的行程:你从江南的杭州出发,途中要经过淮河、汴河,那是远在江北的多么漫长的一段水程。因为友人“赴南都”,淮河和汴河都是必经的水道,所以二句乃是对友人大段行程的悬想,而友人的去向,路途的遥远,以及词人对他的关切之情,全在不言之中了。三、四句进一层揣想友人到达南都时的节序风物:“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意思是说,当你的仪仗到达南都时,该是黄叶飘零的深秋时节了,附近梁孝王昔日的宫室园林怕是已着寒霜了。陈襄是秋八月中旬从杭州启程的(见《苏轼年谱》卷十三),苏轼估计他到九月中、下旬才能到达。“黄叶乱”三字准确地写出了深秋季节的特征,“霜入”则应当是秋天最后一个节令“霜降”到来的标志。二句估计友人到达的时间,与对行程的计算联系在一起,同样是替对方设想,表达了词人的深情眷注。老友相别,居者忆念行者时,随着忆念的深入,常会计算对方某时是否到达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更是如此。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稹)》诗云:“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便是词人忆念所及、深情所注的一个例子,可与该词上片合看。

下片假想友人到南都后游赏及凭吊活动。换头两句写游赏,说你在秋天何处的原野上游赏,停住车马,探访古迹,还在那儿徘徊不去。最后两句写凭吊古代贤人,说你到双庙去凭吊正气凛然的英雄张巡、许远,或许会发现他们遗留的风范还在人间,而那位傲视王侯的漆园吏想必无影无踪了。词人这样着笔,大概有三层意思:一是显示了中原大地上的南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二是间接地表现了友人的“文采风流”;三是体现了词人对友人的相知,也可以说,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达成了友谊的默契。

《清平乐·秋词》创作背景

该词应写于宋神宗熙宁七年甲寅(1074年),当时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词中预计陈襄到时已“黄叶乱”,有“霜”,该词大约作于初秋,陈襄即将离杭州时。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3)
深海巨狗的头像深海巨狗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3年2月19日 10:27
下一篇 2023年2月19日 10:33

推荐阅读

  • 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全文及鉴赏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唐代:韦庄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翻译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洛阳城里,春光明媚,娇好异常。可是,我这个天涯浪…

    2022年5月28日
    1.9K0
  • 王维《相思》全文及鉴赏

    相思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译文及注释译文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注解一、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

    2022年4月25日
    2.0K0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全文及鉴赏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代: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

    2022年4月29日
    2.0K0
  • 落日余晖的惊艳古诗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青山半夕阳。   5、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6、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

    2023年11月17日
    9890
  • 描写二十四节气“谷雨”的古诗词

    欢迎免费阅读词多多的“深海巨狗”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描写二十四节气谷雨古诗词》,诗句编号:"61257"。 二十四节气谷雨古诗词 1、《再有诗次其韵》 唐·王炎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

    2023年11月23日
    8380
  • 王国维的人生三重境界

    王国维他的《人间词话》最有名的一个观点“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他用三句诗来说出了这个人生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他说的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诗取自北宋诗人晏殊的《蝶恋花》,这首诗本来写的是一个闺…

    2024年6月25日
    2.7K0
  •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

    2023年11月16日
    7210
  • 柳宗元《岭南江行》全文及鉴赏

    岭南江行 唐代:柳宗元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岭南江行》译文 江水南去隐入那茫茫云烟,遍地黄茅的尽头便是海边。雨过天晴山腰间大象出没…

    2023年2月15日
    1.1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