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全文及鉴赏

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全文及鉴赏

祝英台近·晚春

宋代: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
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却不解、带将愁去。

《祝英台近·晚春》翻译

将宝钗擘为两截,离别在桃叶渡口,南浦暗淡凄凉,烟雾笼罩着垂柳。我怕登上层层的高楼,十天里有九天风号雨骤。片片飘飞的花瓣令人断肠悲愁,风雨摧花全没人来救,更有谁劝那黄鸢儿将啼声罢休?

瞧瞧簪在鬓边的花簇,算算花瓣数目将离人归期预卜,才簪上花簇又摘下重数。昏暗的灯光映照着罗帐,梦中悲泣着哽咽难诉:是春天他的到来给我带来忧愁,而今春天又归向何处?却不懂将忧愁带走。

《祝英台近·晚春》注解

宝钗分:古代男女分别,有分钗赠别的习俗,即夫妇离别之意,南宋犹盛此风。钗:女子头饰物。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之处。这里泛指男女送别之处。晋王献之送别爱妾桃叶之处。南浦:水边,泛指送别的地方。断肠:多用以形容悲伤到极点,飞红:飘落的花瓣。

鬓边觑:觑为细看,斜视之意。斜视鬓边所插之花。把花卜归期:用花瓣的数目,占卜丈夫归来的日期。簪:作动词用,意思是戴簪。罗帐:古代床上的纱幔。

《祝英台近·晚春》赏析

这首词是写深闺女子暮春时节,怀人念远、寂寞惆怅的相思之情。作者用曲折顿挫的笔法,把执着的思念,表达得深刻细腻、生动传神。它的风格,在辛词中是别具一格的。沈谦的《填词杂说》曾说:“稼轩词以激扬奋厉为工;至‘宝钗分,桃叶渡’一曲,昵狎温柔,魂消意尽,词人伎俩,真不可测。”其实,既能慷慨纵横,又能昵狎温柔,既擅于豪放,也长于婉约,正是辛弃疾词作风格和题材多样化的大家风度的表现。只不过这首词作,感情表现得更为细腻罢了。

这是一首具有政治内涵的词作,乃词人假托一个女子叙说伤春和怀念亲人的苦愁,寄寓对祖国长期分裂的悲痛。《蓼园词选》云:“此必有所托,而借闺怨以抒其志乎!”

上片起头:“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写一对情人,在烟雾迷蒙的杨柳岸边,情凄意切,不得不分钗赠别的情景。这向读者暗示:情人离别是痛苦的,那么祖国南北人民长久地分离,人为地隔断来往,不是更为痛苦吗?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家常见的以香草美人作为感情宣泄寄托的一种艺术手法,辛弃疾也继承了这种艺术手法。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情人分手后,登楼远眺,怀念离人,已是使人不胜其感情负载了,更何况又总是十日有九日地遇到那风雨晦冥的时节呢?刮风下雨,虽能登楼而不能远望,这是使人痛楚的一个原因;风雨晦冥,大自然的阴冷更加深离人的凄苦情怀,这又是使人痛苦的一个因素。只此一句话,就有多层涵义,层层深入,对比映衬,令人不忍卒读!“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唤、流莺声住。”落花不要飘零了吧,啼莺也不要叫唤了吧,但都无法摆脱心中那不绝如缕的忧愁,简直叫人断肠了!这是何等深沉曲折的笔触啊,“都无人”和“更谁唤”,加强了那种寂寞凄清、无处寻求知音的氛围。辛弃疾南归后,多年流徙不定,报国之志难酬,天涯万里,何处有知音?不正是这种感情吗?

下片,“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作者精心选择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把一个闺中少妇,盼望游子归程的复杂心理状态,活灵活现描绘了出来。她把头上的花钿取下来,一个花瓣,一个花瓣地细细数过。她相信自己心中的占卜:一个花瓣代表游子归程的一个日程。花瓣有数,相信游子归程也有定准,她心里因此得到了满足。但是,她数过后又戴上,戴上后又不放心,再次取下重数。这种反复的动作,曲折地表现了闺中少妇那复杂的感情。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写她即使昏然入睡之后,还哽咽叨念,春天到来,把忧愁送来了;怎么春天离去,却不把忧愁给带走呢?这也就是说,季节变了,远方的游人啊,怎么还不回来呢?描写思念远人归来之情,真是无以复加了。作者把人物感情竟写得如此细腻而缠绵,如同沈谦所形容的,使人“魂销意尽”,艺术的魅力竟是那么强烈!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1)
绿日长夏的头像绿日长夏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3年2月14日 12:47
下一篇 2023年2月15日 09:35

推荐阅读

  • 唐伯虎的诗情花意:活在当下,笑看风云杯莫停

    你们知道开启“葬花”先例的是谁吗?林黛玉?错了!是唐伯虎。因为“科考泄题案”,他在监狱里被关了一年。一年之后,他出狱就没什么事干嘛,反正科考也考不成了,就回了他的苏州老家。他发现一个问题,当年街坊邻居对他是很热情的,现在回来对他爱答不理。他…

    2024年7月24日
    2.6K0
  • 柳宗元《入黄溪闻猿》全文及鉴赏

    入黄溪闻猿 唐代:柳宗元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入黄溪闻猿》译文 黄溪的小路弯弯曲曲千里绵延,不知从哪儿传来了猿猴的哀鸣?孤独无助的臣下早己衫湿泪尽,枉然徒劳发出凄哀断肠的悲声。 《入黄溪闻猿》注释 黄溪:在今永…

    2023年2月27日
    1.1K0
  • 李白《从军行·其二》全文及鉴赏

    从军行·其二 唐代: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从军行·其二》译文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早已支离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敌军大将,独自率领残兵杀开重围千骑而归。 《从军行·其二》注…

    2023年1月6日
    1.6K0
  •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全文及鉴赏

    《宿王昌龄隐居》 作者:常建 朝代:唐代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宿王昌龄隐居》译文及注释 译文清溪的水深不可测,隐居的地方只见一片白云。松林间露出微微的月光,清亮的…

    2021年6月8日
    1.7K0
  •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全文及鉴赏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凌烟功臣少颜色…

    2022年2月23日
    2.0K0
  • 李白《短歌行》全文及鉴赏

    短歌行 唐代:李白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短歌行》译文 白天何其短暂,百年光阴很快就过去了。…

    2023年1月6日
    1.3K0
  • 辛弃疾《山鬼谣·问何年》全文及鉴赏

    山鬼谣·问何年 宋代:辛弃疾雨岩有石,状怪甚,取《离骚》《九歌》,名曰“山鬼”,因赋《摸鱼儿》,改今名。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一杯谁举?举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

    2022年12月13日
    1.7K0
  •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全文及鉴赏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代:辛弃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

    2022年9月13日
    2.0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