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赠汪伦》全文及鉴赏

李白《赠汪伦》全文及鉴赏

赠汪伦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赠汪伦》注释

汪伦:李白的朋友。
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赠汪伦》赏析

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 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缺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赠汪伦》创作背景

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与汪伦结下深厚的友谊。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3)
深海巨狗的头像深海巨狗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3年1月8日 11:35
下一篇 2023年1月8日 11:38

推荐阅读

  • 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全文及鉴赏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宋代:苏轼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翻译 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

    2022年8月11日
    2.5K0
  • 韩愈《山石》全文及鉴赏

    山石 唐代:韩愈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2023年2月28日
    1.7K0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全文及鉴赏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代: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译文 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

    2023年2月16日
    1.6K0
  • 孟浩然《采樵作》全文及鉴赏

    采樵作 唐代:孟浩然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采樵作》译文 打柴打进深山里头,山林幽深树木重重叠叠。桥梁崩塌横卧树杈支撑,道路险阻垂藤缠绕连接。夕阳西落樵伴渐见稀少,…

    2023年2月12日
    1.4K0
  • 苏轼《减字木兰花·江南游女》全文及鉴赏

    减字木兰花·江南游女 宋代:苏轼江南游女,问我何年归得去。雨细风微,两足如霜挽纻衣。 江亭夜语,喜见京华新样舞。莲步轻飞,迁客今朝始是归。 《减字木兰花·江南游女》翻译 流落黄州他乡的歌女,你问我哪一年能回朝廷?今天,细雨微风,你仍挽起麻衣…

    2022年9月13日
    1.6K0
  •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全文及鉴赏

    《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寄全椒山中道士》译文及注释 译文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

    2021年6月13日
    1.9K0
  • 辛弃疾《山鬼谣·问何年》全文及鉴赏

    山鬼谣·问何年 宋代:辛弃疾雨岩有石,状怪甚,取《离骚》《九歌》,名曰“山鬼”,因赋《摸鱼儿》,改今名。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一杯谁举?举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

    2022年12月13日
    1.7K0
  • 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全文及鉴赏

    忆江南·春去也 唐代:刘禹锡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忆江南·春去也》翻译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临行的时候谢别洛阳城的人。柔弱的…

    2022年5月10日
    1.6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