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原文及翻译

沈括活板原文及翻译

《活板》

作者:北宋·沈括

原文:

板印②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③始印五经,已④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⑥中,有布衣⑦毕昇⑧,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⑨,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⑩纸灰之类冒⑪之。欲印,则以一铁范⑫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⑬;药⑭稍熔⑮,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⑯)。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⑯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⑰,更互⑱用之,瞬息可就⑲。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⑳。有奇字㉑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㉒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㉓土,用讫㉔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㉕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㉖所得,至今保藏㉗。

注释:

①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活板,用活字排成的印刷版。板,同“版”。②【板印】指雕版印刷。③【冯瀛王】即冯道(882-954),字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县西)人,历仕后唐至后周,死后被追封为瀛王,我国古代大规模官刻儒家经典的首创者。

④【已】同“以”。⑤【板本】板印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

⑥【庆历】宋仁宗赵祯年号(1041~1048)。⑦【布衣】平民。古代平民不能穿锦绣,故称“布衣”。⑧【毕昇(?-约1051】蕲州蕲水直河乡(今属湖北英山)人,北宋工匠、发明家。首创活字印刷术。⑨【钱唇】铜钱的边缘。⑩【和(huò)】混合。⑪【冒】覆盖。⑫【范】模子。⑬【持就火炀(ya ng)之】拿它靠近火烘烤。就,靠近。炀,烤。⑭【药】指上文所说的松脂、蜡等的混合物。⑮【镕】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⑯【字平如砥(dǐ)】(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⑰【自】另自,另外。⑱【具】准备(好了)。⑲【更(gēng)互】⑳【就】完成。㉑【以纸帖(tie)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意思是,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都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帖,标签,前一个用作动词。韵,指韵部,韵书中把同韵的归在一起成为一部。㉒【奇字】生僻字。㉓【木理】木头的纹理。㉔【燔】烧。㉕【讫】完毕。㉖【殊】根本。㉗【群从(cóng)】指堂兄弟及诸子侄。㉘【宝藏(cáng)】珍藏。

翻译:

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从冯瀛王开始时才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藏着。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7)
花之舞的头像花之舞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2年12月24日 11:14
下一篇 2022年12月28日 09:59

推荐阅读

  •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全文及鉴赏

    《子夜吴歌·夏歌》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子夜吴歌·夏歌》注释 注释①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

    2022年2月11日
    1.6K0
  • 柳宗元《江雪》全文及鉴赏

    江雪 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译文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江雪》注释 绝:无,没有。万径:虚指,指千…

    2023年2月12日
    1.3K1
  • 辛弃疾《上西平·送杜叔高》全文及鉴赏

    上西平·送杜叔高 宋代:辛弃疾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能几字、尽殷勤。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 《上西平·送…

    2022年12月13日
    1.4K0
  • 很小众却很惊艳的诗,句句经典

    今天给大家分享十首很小众却很惊艳的诗,自己读到时感觉非常有意境,希望大家学习后能够在某一刻用上,喜欢可以收藏。 1.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西浦月”、“南溪雪”用词用字意境都是很美的,再加上…

    2022年12月12日
    2.1K0
  • 苏轼《题西林壁》全文及鉴赏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2023年1月11日
    1.7K0
  • 郭茂倩《长歌行》全文简译及赏析

    《长歌行》作者:郭茂倩(乐府诗集)朝代: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简译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

    2022年9月8日
    5.1K0
  • 纳兰性德《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全文及鉴赏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清代:纳兰性德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有几个征鸿,相伴也,送君南去。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翻译 世间别离最无奈,总到离别时,方恨相聚…

    2022年7月19日
    1.7K0
  • 苏轼《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全文及鉴赏

    《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宋代:苏轼 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临皋烟景世间无。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归来冰颗乱黏须。 《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翻译 覆盖着的田畦,小麦还没有返青。像云一样的枯叶悄悄地在车轮下飘着。临皋亭云…

    2022年7月21日
    1.8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