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原文及翻译

沈括活板原文及翻译

《活板》

作者:北宋·沈括

原文:

板印②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③始印五经,已④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⑥中,有布衣⑦毕昇⑧,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⑨,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⑩纸灰之类冒⑪之。欲印,则以一铁范⑫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⑬;药⑭稍熔⑮,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⑯)。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⑯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⑰,更互⑱用之,瞬息可就⑲。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⑳。有奇字㉑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㉒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㉓土,用讫㉔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㉕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㉖所得,至今保藏㉗。

注释:

①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活板,用活字排成的印刷版。板,同“版”。②【板印】指雕版印刷。③【冯瀛王】即冯道(882-954),字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县西)人,历仕后唐至后周,死后被追封为瀛王,我国古代大规模官刻儒家经典的首创者。

④【已】同“以”。⑤【板本】板印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

⑥【庆历】宋仁宗赵祯年号(1041~1048)。⑦【布衣】平民。古代平民不能穿锦绣,故称“布衣”。⑧【毕昇(?-约1051】蕲州蕲水直河乡(今属湖北英山)人,北宋工匠、发明家。首创活字印刷术。⑨【钱唇】铜钱的边缘。⑩【和(huò)】混合。⑪【冒】覆盖。⑫【范】模子。⑬【持就火炀(ya ng)之】拿它靠近火烘烤。就,靠近。炀,烤。⑭【药】指上文所说的松脂、蜡等的混合物。⑮【镕】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⑯【字平如砥(dǐ)】(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⑰【自】另自,另外。⑱【具】准备(好了)。⑲【更(gēng)互】⑳【就】完成。㉑【以纸帖(tie)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意思是,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都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帖,标签,前一个用作动词。韵,指韵部,韵书中把同韵的归在一起成为一部。㉒【奇字】生僻字。㉓【木理】木头的纹理。㉔【燔】烧。㉕【讫】完毕。㉖【殊】根本。㉗【群从(cóng)】指堂兄弟及诸子侄。㉘【宝藏(cáng)】珍藏。

翻译:

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从冯瀛王开始时才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藏着。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7)
花之舞的头像花之舞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2年12月24日 11:14
下一篇 2022年12月28日 09:59

推荐阅读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至今为止,留下来的诗有400余首,他和孟浩然合称“王孟”。宋代诗人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细细品味王维的诗,仿佛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欣赏…

    2023年3月6日
    3.3K2
  • 韦应物《石鼓歌·周宣大猎兮岐之阳》全文及鉴赏

    《石鼓歌·周宣大猎兮岐之阳》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周宣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炜煌煌。石如鼓形数止十,风雨缺讹苔藓涩。今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白黑分。忽开满卷不可识,惊潜动蛰走云云。喘逶迤,相纠错,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一书遗此天地间,精…

    2022年4月19日
    2.1K0
  • 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全文及鉴赏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宋代:李清照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翻译 天空中银河不断转动、星移斗转,人世间的帘幕却一动不…

    2022年5月30日
    2.4K0
  • 柳永《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全文及鉴赏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 宋代:柳永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满目浅桃深杏,露染风裁。银塘静、鱼鳞簟展,烟岫翠、龟甲屏开。殷晴雷,云中鼓吹,游遍蓬莱。 徘徊。集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钗。雅俗熙熙,下车成宴尽春台。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

    2022年9月6日
    1.6K0
  • 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全文及鉴赏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金朝:元好问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翻译 军队中的鼓声、角声在秋风中作响,城头上…

    2022年5月11日
    1.6K0
  •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全文及鉴赏

    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代: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前出塞九首·其六》译文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杀人要有限制,各…

    2023年1月12日
    1.3K0
  • 柳永《竹马子·登孤垒荒凉》全文及鉴赏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宋代:柳永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瞑…

    2022年9月23日
    2.0K0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全文及鉴赏

    五柳先生传 魏晋: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

    2023年1月28日
    1.6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