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江神子·恨别》全文及鉴赏

苏轼《江神子·恨别》全文及鉴赏

江神子·恨别

宋代: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
却匆匆。摧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
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版本一)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版本二)

《江神子·恨别》翻译

流离天涯,思绪无穷无已。相逢不久,便又匆匆别离。拉着佳人,只能采一枝暮春的杏花,含泪赠别。你问春天还剩多少,即便春意尚在,又能和谁一同欣赏?

三月的隋堤,春水缓缓。此时鸿雁北归,我却要到飞鸿过冬的湖州。回望旧地,清清浅浅的泗水在城下与淮河交汇。想要让泗水寄去相思的千点泪,怎奈它流不到湖州地。

《江神子·恨别》注解

东风:代指春天。

隋堤:指汴河的河堤,因建于隋朝而得名。背归鸿:词人南下湖州(今属浙江)而大雁北飞,所以说是“背归鸿”。彭城:即徐州,汉高祖刘邦的家乡。楚江:即泗水。

《江神子·恨别》赏析

此词作于元丰二年(1079)三月,为苏轼由徐州调至湖州途中。词中化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句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在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

词的上片以感慨起调,言天涯流落,愁思茫茫,无穷无尽。“天涯流落”,深寓词人的身世之感。苏轼外任多年,类同飘萍,自视亦天涯流落之人。他在徐州仅两年,又调往湖州,南北辗转,这就更增加了他的天涯流落之感。这一句同时也饱含着词人对猝然调离徐州的感慨。“既相逢,却匆匆”两句,转写自己与徐州人士的交往,对邂逅相逢的喜悦,对骤然分别的痛惜,得而复失的哀怨,溢于言表。“携手”两句,写他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最后离开此地时依依惜别的动人一幕。“携手佳人”,借与佳人乍逢又别的感触言离愁。“和泪折残红”,写作者面对落花,睹物伤怀,情思绵绵,辗转不忍离去,同时也是写离徐的时间,启过拍“为问”三句。末三句由残红而想到残春,因问东风尚余几许,感叹纵使春光仍在,而身离徐州,与谁同春。此三句通过写离徐后的孤单,写对徐州的依恋,且笔触一波三折,婉转抑郁。

词的下片即景抒情,继续抒发上片未了之情。过片“隋堤三月水溶溶”,是写词人离徐途中的真景,将浩荡的悲思注入东去的三月隋堤那溶溶春水中。“背归鸿,去吴中”,亦写途中之景,而意极沉痛。春光明媚,鸿雁北归故居,而词人自己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热土,南去吴中湖州。苏轼是把徐州当成了他的故乡,而自叹不如归鸿。“彭城”即徐州城。“清泗与淮通”暗寓作者不忍离徐,而现实偏偏无情,不得不背鸿而去,故于途中频频回顾,直至去程已远,回顾之中,唯见清澈的泗水由西北而东南,向着淮水脉脉流去。看到泗水,触景生情,自然会想到徐州(泗水流经徐州)。歇拍三句,即景抒情,于沉痛之中交织着怅惘的情绪。徐州既相逢难再,因而词人欲托清泗流水把千滴相思之泪寄往徐州,无奈楚江(指泗水)东流,相思难寄,令词人不禁怅然若失。托淮泗以寄泪,情真意厚,且想象丰富,造语精警;而楚江东流,又大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感情沉痛、怅惘,读之令人肠断。

此词写别恨,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作者由分别之地彭城,想到去湖州途中沿泗入淮,向吴中新任所的曲折水路;又由别时之“和泪”,想到别后的“寄泪”。这样,离愁别绪更显深沉、哀婉。结句“流不到,楚江东”,别泪千点因春水溶溶而愈见浩荡,犹如一声绵长的浩叹,久远地回响在读者的心头。

《江神子·恨别》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三月。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不满王安石的新法,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随后调往湖州任知州。此词即作于苏轼由徐州调至湖州途中。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2)
君子不善的头像君子不善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2年11月9日 08:50
下一篇 2022年11月9日 09:01

推荐阅读

  • 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全文及鉴赏

    捣练子令·深院静 五代:李煜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令·深院静》翻译 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

    2022年5月3日
    2.3K0
  • 柳宗元《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全文翻译赏析及点评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唐代:柳宗元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译文 昨夜的落云闲散地飘浮在水中的小洲,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山村的茅庐。清清的池塘边高树挺立,微风吹落了夜雨带来…

    2023年3月31日
    1.3K0
  •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全文及鉴赏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2022年4月21日
    1.9K0
  • 苏轼《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全文及鉴赏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宋代:苏轼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翻译 昨夜的秋风好似来自万里之外的家乡…

    2022年5月28日
    1.5K0
  • 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全文及鉴赏

    桑茶坑道中 宋代:杨万里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桑茶坑道中》译文 雨后的晴天,风和日丽,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踪无影,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岸边野草繁茂,野花肆意开放。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

    2023年2月10日
    1.6K0
  •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全文及鉴赏

    《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寄全椒山中道士》译文及注释 译文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

    2021年6月13日
    1.8K0
  • 杜甫《又呈吴郎》全文及鉴赏

    又呈吴郎 唐代: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又呈吴郎》译文 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无食无儿的老妇人。若不是由于穷…

    2023年2月16日
    1.1K0
  •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全文及鉴赏

    《石鱼湖上醉歌》 作者:元结 朝代:唐代序: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

    2022年2月28日
    1.7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