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全文及鉴赏

苏轼《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全文及鉴赏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宋代: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翻译

本来春天是百花盛开、野草芳菲的季节,处处都有令人赏心悦目、欢情无限的景象。但好景不长,这种美好的景色早就过去了。久处异乡,又是一年清明节。黄昏坐在小院思念亲人。可是,在遍地落花时偏偏遇到伯劳鸟。

亲人所处之地与这里仅隔咫尺江山,却也分楚越界域,不能自由往来而只能悬目相望,鱼雁互通。望穿秋水却音信全无。及至五更,不仅美梦不成,而且让人梦中惊醒的又是刺耳的角声。这怎么不令作客之人为之心碎呢?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注解

阑珊:衰败、将尽之意。芳草歇:香草将凋萎,不再芬芳。客里:离乡在外期间。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民间有上坟扫墓、插柳、踏青、春游等习俗或活动。落红:落花。啼鴂:又名伯劳鸟,类似杜鹃的一种鸟,鸣声悲凄,古人认为是不祥之鸟。

咫尺:形容距离近。楚越:春秋战国时两个诸侯国名。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魂销:谓灵魂离体而消失。形容极度悲伤或极度欢乐激动。音尘绝:音讯断绝。音尘,音信,消息。梦破:梦醒。心欲折:形容伤心欲绝。梅花:指《梅花落》,笛曲名。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赏析

这是苏东坡写的近十首《蝶恋花》的一首。从词面上看,显然是一首于暮春时缅怀亲友之作。词中没有说明所怀念之人是谁。从所表达的情感来看,他所怀念的不是一般的亲友,而是关系比较密切而又常常为他所想念的人。

词的上片抒写在春意阑珊的清明时节作者与亲人的互相思念之情。本来春天百花盛开的美景苏东坡举目所见,确实“春事阑珊芳草歇”。这是他对暮春景的概括。他在外作客,已非一年。“又”过清明。按习俗,清明节是祭扫先人茔墓的节日,但是他乡作客,先茔不在此地,无从祭扫。落红处处,入耳之声,偏偏是鴂鸟啼鸣。这是他对暮春景色的具体描述,又是“春事阑珊”的形色补充。

词的下片,作者继续表述他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亲人所处之地可以说是“咫尺江山”而已,但地分“楚”“越”,界域森严,不能自由往来。天不作美,不如人愿。“角声吹落梅花月”,惨白如梅花的月亮,闻此正待出发的征人所吹奏的进军号角,也唯恐躲避不及似的落到山后去了。这里的“梅花”语意双关,既代指角声,也指晓月残白如梅之色。

东坡此词,如单纯把它看作怀人之作,调子似乎低沉一些。但情感真挚,婉转曲折,感人至深,但为了进一步领会它所含的真情实意,应从东坡的政治生涯与诗词创作的发展过程加以探索。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当年暮春,苏轼在镇江一带办理赈饥事,已将近半年未能回家,因作此词以表达对杭州家人的思念。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2)
绿日长夏的头像绿日长夏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2年5月30日 09:29
下一篇 2022年5月30日 09:34

推荐阅读

  • 辛弃疾《兰陵王·恨之极》全文及鉴赏

    兰陵王·恨之极 宋代:辛弃疾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见饷者。其色如玉,光润可爱。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善斗,号张难敌。一日,与人搏,偶败,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来视之,浮水上,则牛耳。自后并水之山往…

    2022年7月15日
    1.7K0
  •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全文及鉴赏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翻译 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

    2022年5月27日
    2.0K0
  • 苏轼《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全文及鉴赏

    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 宋代:苏轼腻红匀脸衬檀唇。晚妆新。暗伤春。手捻花枝,谁会两眉颦。连理带头双□□,留待与、个中人。 淡烟笼月绣帘阴。画堂深。夜沈沈、谁道□□,□系得人心。一自绿窗偷见后,便憔悴、到如今。 《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翻译…

    2023年2月8日
    1.1K0
  • 苏轼《浣溪沙·渔父》全文及鉴赏

    浣溪沙·渔父 宋代:苏轼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浣溪沙·渔父》翻译 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

    2022年8月6日
    1.8K0
  •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全文及鉴赏

    《梦李白二首·其二》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

    2021年6月16日
    1.6K0
  • 纳兰性德《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全文及鉴赏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 清代:纳兰性德记绾长条欲别难,盈盈自此隔银湾。便无风雪也摧残。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翦春旙。不禁辛苦况相关。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翻译 记得我们分别那日,折柳相送,依依不舍。都知道从此天各一方,再难相见,那种…

    2022年7月6日
    1.4K0
  • 苏轼《和董传留别》全文及鉴赏

    和董传留别 宋代: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和董传留别》译文 虽然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

    2023年1月9日
    1.2K0
  • 郑燮《咏雪》全文及鉴赏

    咏雪 清代:郑燮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咏雪》译文 飘飞的雪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飞入梅花丛中就消失不见。 《咏雪》注释 片:这里指雪花的片数。飞入:落入。梅花:植…

    2023年2月16日
    2.3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