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月夜》全文及鉴赏

杜甫《月夜》全文及鉴赏

月夜

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译文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远在他方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蒙蒙雾气沾湿了你的鬓发;清冷的月光使你的玉臂生寒。
什么时候才能在一起共同靠在透光的窗帘或帷幔旁,让月光擦干两人的思念的泪。

《月夜》注释

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闺中:女子所住的地方。这里指作者的妻子。看,读平声kān。
怜:想。
未解:尚不懂得。
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云鬟:指乌黑秀美的头发。
清辉:阮籍诗《咏怀》其十四:“明月耀清晖。”
虚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
双照:共照两人。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泪痕:隋宫诗《叹疆场》“泪痕犹尚在。”

《月夜》赏析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颔联是说,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

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首联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在前四句中,“怜”字和“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联之中。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长安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共忆长安的往事,已经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深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和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妻子为自己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颈联是说,蒙蒙雾气,也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激起了作者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采用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出自己的感情,这种方法尤被后人当作法度。全诗诗旨婉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感情真挚,没有被律诗束缚的痕迹。

《月夜》创作背景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2)
花之舞的头像花之舞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3年2月11日 10:33
下一篇 2023年2月11日 10:36

推荐阅读

  • 韩愈《醉留东野》全文及鉴赏

    醉留东野 唐代:韩愈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

    2023年3月1日
    1.3K0
  • 崔颢《行经华阴》全文及鉴赏

    《行经华阴》 作者:崔颢 朝代:唐代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行经华阴》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

    2021年5月14日
    1.6K0
  • 纳兰性德《踏莎行·倚柳题笺》全文及鉴赏

    踏莎行·倚柳题笺 清代:纳兰性德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踏莎行·倚柳题笺》翻译 倚着柳树信笔题写诗笺,在花前,帽子歪戴,自…

    2023年1月12日
    1.2K0
  • 苏轼《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全文及鉴赏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宋代:苏轼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翻译 秋霜降后,长淮失去了往日壮阔的气势。只听见颍…

    2023年2月19日
    1.3K0
  • 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全文及鉴赏

    登鹿门山怀古 唐代:孟浩然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2023年2月14日
    1.1K0
  • 苏轼《浣溪沙·春情》全文及鉴赏

    浣溪沙·春情 宋代:苏轼桃李溪边驻画轮。鹧鸪声里倒清尊。夕阳虽好近黄昏。香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几时归去不销魂。 《浣溪沙·春情》翻译 桃李溪边停着一辆画轮车。鹧鸪发出“行不得也哥哥”的叫声时,就是倒酒于杯中与情人约会之际。晚照虽然…

    2022年7月19日
    1.6K0
  • 关于母爱的诗句,50句母爱古诗句精选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4、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慈禧《赠母亲的诗》5、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6…

    2023年11月21日
    6710
  •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全文及鉴赏

    踏莎行·小径红稀 宋代:晏殊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踏莎行·小径红稀》翻译 小路边的红花日渐稀少,郊野却被萋萋芳草占遍,绿…

    2022年7月15日
    1.7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