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三五七言》全文及鉴赏

李白《三五七言》全文及鉴赏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唐代: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三五七言 / 秋风词》翻译

秋风凌清,秋月明朗。
风中的落叶时聚时散,寒鸦本已栖息,又被明月惊起。
朋又盼着相见,却不知在何日,这个时节,这样的夜晚,相思梦难成。
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
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
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三五七言 / 秋风词》注解

落叶聚还(huán)散:写落叶在风中时而聚集时而扬散的情景。
寒鸦:《本草纲目》:“慈鸟,北人谓之寒鸦,以冬日尤盛。”
绊(bàn):牵绊,牵扯,牵挂。

《三五七言 / 秋风词》赏析

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

此诗的体式许多人认为很像一首小词,具有明显的音乐特性。赵翼的《陔余丛考》卷二十三云:“三五七言诗起于李太白:‘秋风清,秋月明。……’此其滥觞也。刘长卿《送陆澧》诗云:‘新安路,人来去。早潮复晚潮,明日知何处?潮水无情亦解归,自怜长在新安住。’宋寇莱公《江南春》诗云:‘波渺渺,柳依依。孤林芳草远,斜日沓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指出了它和“江南春”词牌的渊源关系。南宋邓深曾依此调式填写词作,名为“秋风清”。清人还把李白这首诗当作是一首创调词而收入《钦定词谱》,云:“本三五七言诗,后人采入词中。”

此诗只题作“三五七言”而不言及诗歌内容主题,可知诗人的创作意图本是偏重作品的形式特征,即只要满足全篇两句三言、两句五言、两句七言的体式要求就能成诗了。可以说,诗题中已经包含了明确的诗体形式内涵。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的“诗体”一章就说道:“有三五七言。”自注云:“自三言而终以七言,隋世郑世翼有此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郭绍虞先生校释曰:“沧浪所谓郑世翼有三五七言,不知何据。案《诗人玉屑》无‘秋风清’以下各句,以从《玉屑》为是。‘秋风清’云云,见《李太白集》,当是李作。”

但李白这首诗也不能算是创体之作,因为初唐时僧人义净作有一首《在西国怀王舍城》,此诗因其体式特征而名为《一三五七九言》。李白的《三五七言》只是《一三五七九言》的变体,省去起首的“一言”和收尾的“九言”,即为“三五七言”。王昆吾在《唐代酒令艺术》中论证义净诗为“唱和之作”。李白这首《三五七言》可能也是他与其他诗人的“唱和诗”。“三五七言”是对所酬和诗歌格式的限制,这是一个“总题”,众人在具体创作时可根据所写内容再命一个相应的诗题。

此诗即使不是创体之作,也是李白最终确立了“三三五五七七”格式作为一种独特的曲辞格甚至成为一种时兴诗体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他借鉴和总结了许多人应用三五七字句式的经验,更得力于他自身歌辞创作中灵活运用此类格式的实践体悟,因而他的《三五七言》能表现出“哀音促节,凄若繁弦”(《唐宋诗醇》卷八)的艺术魅力。

《三五七言 / 秋风词》创作背景

这是一篇言情之作。根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此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前人也有认为此诗是早于李白的郑世翼所作,但反对者多。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3)
花之舞的头像花之舞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2年4月16日 14:55
下一篇 2022年4月16日 14:58

推荐阅读

  •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全文及鉴赏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沈 通:沉)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言迟更速皆…

    2022年4月21日
    1.9K0
  • 冰心的小短诗(十五首)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在诗歌创作上,不同于其它作家的长篇大作,冰心善于用短小轻便的文字形式,书写突发的感想和瞬间的喟叹。可以说,冰心的许多诗都是她“…

    2022年6月6日
    67.0K0
  • 苏轼《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全文及鉴赏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宋代:苏轼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秦山禹甸。缥缈真奇观。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孤帆远。我歌君乱。一送西飞雁。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翻译 用不到去歌唱离情别绪的《阳关曲》,钱公永英俊杰出,宴会就要结束了。会稽郡会稽…

    2022年6月1日
    2.0K0
  • 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全文及鉴赏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唐代:温庭筠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翻译 池中水波平如镜子,映照着夜空中的一轮秋月,月光皎洁如雪。正是采莲的时节,那采莲的少女,红粉盛妆却只能空对着寒冷的水波…

    2022年5月16日
    2.0K0
  • 活得再洒脱一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他一生四次当官,四次辞职,写下一封辞职信,就是现在非常有名的《归去来兮辞》。你们觉得陶渊明爱喝还是李白爱喝?基于我们对这两个人的理解,也许能回答谁更爱喝或者谁更能喝,但是他们俩在酒中喝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李白他的一生是非常想入世而不得…

    2024年7月24日
    2.7K0
  • 屈原《天问》全文及鉴赏

    《天问》全文 先秦:屈原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

    2023年1月18日
    2.1K0
  • 晏几道《虞美人·小梅枝上东君信》全文及鉴赏

    虞美人·小梅枝上东君信 宋代:晏几道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南枝开尽北枝开。长被陇头游子、寄春来。 年年衣袖年年泪。总为今朝意。问谁同是忆花人。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 《虞美人·小梅枝上东君信》翻译 梅枝上的小花是东君的来信。雪融化后花…

    2022年9月13日
    2.2K0
  • 纳兰性德《河渎神·风紧雁行高》全文及鉴赏

    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清代:纳兰性德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断续凉云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 《河渎神·风紧雁行高》翻译 秋风萧瑟,卷起漫天落叶,大雁向着南方高飞。我们的爱情匆匆开始,…

    2022年6月20日
    1.8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