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十五》全文及鉴赏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十五》全文及鉴赏

秋浦歌十七首·十五

唐代: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十七首·十五》译文

满头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是因为忧愁才长得这样长。
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秋浦歌十七首·十五》注释

个:如此,这般。
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秋浦歌十七首·十五》赏析

本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秋浦歌十七首·十五》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十五首。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这十七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第二次游秋浦时期(另说为天宝十二载,又说为天宝十四载)。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在这十年中,李白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欢畅的时候,特别是曾和杜甫两人携手同游梁、宋,把酒论诗,快意非常。不过,他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天宝十二载(753),他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1)
君子不善的头像君子不善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3年1月11日 09:16
下一篇 2023年1月11日 09:21

推荐阅读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全文及鉴赏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六首·其一》译文 五月的天山仍是大雪纷飞,只有凛冽的寒风,根本看不见盛放的鲜花。听到有人用笛子吹奏《折柳曲…

    2023年1月7日
    1.6K0
  •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全文及鉴赏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代: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翻译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江岸一位老翁…

    2022年5月10日
    2.6K0
  • 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全文及鉴赏

    满庭芳·山抹微云 宋代:秦观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

    2022年5月28日
    2.3K0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翻译及赏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朝代:唐代作者:岑参 原文: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翻译】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想畅饮个痛快。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

    2022年10月21日
    14.0K1
  • 王维《山居秋暝》全文及鉴赏

    《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译文及注释 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深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

    2021年7月6日
    2.6K0
  • 王昌龄的边塞诗10首

    说到边塞诗,一定要提到王昌龄。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也被称作"七绝圣手",因为他的诗以七绝见长。王昌龄出生在山西,他与李白、王维、王之涣等人有着深厚的友谊,他的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等等。以下给大家分享王昌龄比较著名的1…

    2022年6月13日
    9.4K0
  • 李白《子夜吴歌·春歌》全文及鉴赏

    《子夜吴歌·春歌》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子夜吴歌·春歌》注释 ①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

    2022年2月10日
    2.0K0
  • 柳永《戚氏·晚秋天》全文及鉴赏

    戚氏·晚秋天 宋代:柳永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2022年7月1日
    1.6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