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西江月·平山堂》全文及鉴赏

苏轼《西江月·平山堂》全文及鉴赏

西江月·平山堂

宋代: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平山堂》翻译

我第三次经过平山堂,前半生在弹指声中过去了。整十年没见老仙翁了,只有墙上他的墨迹,仍是那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

我在平山堂前“欧公柳”的下面,写下这首词悼念文坛英杰,故扬州太守欧阳修。别说人死后万事皆空,即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一场大梦呀!

《西江月·平山堂》注解

平山堂:在扬州大明寺侧,欧阳修所建。弹指:佛教名词,比喻时间短暂。老仙翁:指欧阳修。苏轼于熙宁四年于扬州谒见欧阳修,至此为九年,十年盖举成数。龙蛇飞动:指欧阳修在平山堂壁留题之墨迹。

未转头时是梦:此翻进一层,谓未转头时,已是梦幻。

《西江月·平山堂》赏析

平山堂位于扬州西北的大明寺侧,乃欧阳修于公元1048年(庆历八年)知扬州时所建。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四月,苏轼自徐州调知湖州,生平第三次经过平山堂。这时距苏轼和其恩师欧阳修最后一次见面已达九年,而欧阳修也已逝世八年。适逢自己政治处境艰难,苏轼为重游故地、缅怀恩师而作的这首词,自然会有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

词的上片写瞻仰欧词手迹而生的感慨。作者对他的恩师欧阳修怀有深挚的情谊,此刻置身于欧公所建的平山堂,自然思绪万千。“三过平生堂下”,是说自己此番已是第三次登临此堂了。此前,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离京任杭州通判,熙宁七年由杭州移知密州,都曾途经杨州,来平山堂凭吊恩师。“半生弹指声中”,是作者抚今追昔,感慨岁月蹉跎、遭遇坎坷、人生如梦。

“十年不见老翁”,是说十年前作者曾与欧阳公欢聚,不料此次聚会竟成永诀,次年恩师就仙逝了。“壁上龙蛇飞动”,是说欧公虽早已仙去,但平山堂壁上仍刻有他亲书手迹,其中有他的词《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瞻仰壁间欧公遗草,只觉龙蛇飞动,令人发扬蹈厉。此句以景衬情,睹物思人,令人为人生无常而感慨万千,低徊不已。

词的下片写听唱欧词而生感慨,道出缅怀之情。“欲吊”、“仍歌”均用欧词原句,既重现当日欧公风流自赏之态,又有欧公手植杨柳、所题诗词仍留存世间,可堪告慰之意。作者由过平山堂睹物思人,想及欧阳恩师的某些事迹,感念他的恩德;又由自己的坎坷经历想到恩师的某些遭遇,因此,当他凭吊逝者,目睹平山堂前恩师手植的“欧公柳”,耳闻歌女演唱欧词,自然会生发万千感慨。白居易说:“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比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终归一切空无。不要轻言东坡消极,或许正是心怀此念,他才得以坦然面对纷至沓来的政治打击:人生既然不过虚幻,政治失意与挫折,算得什么呢?故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云:“‘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追进一层,唤醒痴愚不少。”

苏轼受佛家思想影响颇深,习惯用佛家的色空观念看待事物。白居易诗云“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更进一步认识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其中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苏词中传达的这种独特的人生态度,是解读其作品的关键所在。

《西江月·平山堂》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第三次到扬州平山堂,缅怀恩师欧阳修,同时也蕴含苏轼自身的人生感叹。到作此词为止,苏轼共三次到过扬州,则“三过平山堂下”实质上浓缩了苏轼近十年间南迁北调的动荡生涯。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2)
深海巨狗的头像深海巨狗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2年10月11日 11:10
下一篇 2022年10月12日 11:21

推荐阅读

  • 柳永《引驾行·红尘紫陌》全文及鉴赏

    引驾行·红尘紫陌 宋代:柳永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断魂处,迢迢匹马西征。新晴。韶光明媚,轻烟淡薄和气暖,望花村。路隐映,摇鞭时过长亭。愁生。伤凤城仙子,别来千里重行行。又记得、临歧泪眼,湿莲脸盈盈。 消凝。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银屏…

    2022年8月11日
    1.8K0
  •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全文及鉴赏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翻译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

    2022年5月13日
    5.1K0
  • 姜夔《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全文及鉴赏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宋代:姜夔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翻译 街道上的风光,在纵情赏灯的时候,豪贵家的…

    2022年5月17日
    1.7K0
  • 苏轼《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全文及鉴赏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宋代:苏轼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翻译 花落声簌簌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

    2022年6月22日
    1.8K0
  • 欧阳修《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全文及鉴赏

    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 宋代:欧阳修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翻译 洛阳春浓花满城,姹紫嫣红香正浓。游丝有意,…

    2022年7月23日
    1.7K0
  • 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全文及鉴赏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代:姜夔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翻译 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早知今日凄凉…

    2022年6月13日
    1.8K0
  • 苏轼《浣溪沙·咏橘》全文及鉴赏

    浣溪沙·咏橘 宋代:苏轼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浣溪沙·咏橘》翻译 一夜霜冻过后,菊花凋残,荷花枯萎,而新橘和绿叶相映衬,光亮照眼,竹篱茅舍掩映在青黄相间的橘林之…

    2022年9月13日
    1.6K0
  • 辛弃疾《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全文及鉴赏

    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 宋代:辛弃疾有甚闲愁可皱眉。老怀无绪自伤悲。百年旋逐花阴转,万事长看鬓发知。溪上枕,竹间棋。怕寻酒伴懒吟诗。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 《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译文 那是为着什么闲愁才这样愁眉不展的呢?还不是由于老…

    2023年3月6日
    1.5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