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全文及鉴赏

苏轼《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全文及鉴赏

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宋代:苏轼
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
送君何处古台西。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
行人肠断草凄迷。

《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翻译

隐约可以看见红妆照映着浅溪,薄薄的云带着稀稀的雨洒在地上不成泥。送君地在何处?在戏马台西。

干涸的水塘昨夜后积满秋水,茂密的树林深处,晚莺啼叫不止。行人断肠之处,青草是那样凄凉迷离。

《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注解

缥缈:高远隐约的样子。红妆:一说为随行女仆,一说为彩云。
君:指颜、梁。颜即颜复,宇长道,颜渊四十八世孙,赐进士出身,官至中书舍人兼国子监直讲。《宋史》有传。梁即梁先,字吉老,通经学,工小楷。苏轼在徐州曾与二人交游,并有诗。古台:即戏马台。故址在今徐州市彭城县南,相传为项羽所筑,又名掠马台。

废沼:干涸的池塘。凄迷:形容景物凄凉而模糊。

《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苏轼交游广泛,又多情善感,自通判杭州以来,已写下了大量的别情词,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词虽然不甚引人注目,却自有其不可掩的艺术特色。

寓情于景。这是这首词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全词大半篇幅写景,有点泼墨如云的劲头。上片先写在戏马台西送别友人时的眼前景物:远处,隐约见到一个女郎的盛装映照在浅浅的溪水之中,天空云气稀薄,零星小雨仍在下着,路面上泥泞倒也无多。而随着词人在郊野上行进的脚步,下片也拓展了境界:昨夜大雨滂沱,原来干涸的池沼已经涨满了秋水,天已傍晚,茂密的树林深处传来了黄莺的啼鸣,前方还有扑入人的视野的大片入秋枯萎的野草。这种种景物只有“红妆照浅溪”略具美感,而因“缥缈”充其量带有几分朦胧美,其余基本色调则是灰暗、荒凉。所以尽管词中对有关情事仅略予点明——“送君”、“行人肠断”,见出送别之意,对抒情主人公触目伤怀,感极而悲的情绪,还是可以深切体认的。质言之,词人是借萧瑟、凄凉的秋景,来写伤别之情。

诗中有画。这体现了词人在创作中的一种审美追求。这种审美追求,来自对唐代诗人与画家集于一身的王维诗、画作品的深入体悟,也与词人持有诗画一律、诗词一体的艺术见解密不可分。在这首词创作中,词人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方面的功能,运用白描手法,将远近、高下、隐显、明暗等不同的景物收入画幅,绘出了一长幅秋景图,就是这方面一个成功的例子。

对面着笔。这可以从末句“行人肠断草凄迷”看出来的。词人说,面对一片凄凉而模糊的衰草,友人会极度伤心的。单就这一句而论,可以说是情景交融,而从表现别情的角度来说,则是从对面着笔。当然,写友人离别的悲伤,乃是为了深一层地表现词人自己的悲伤,因而有花面相映之妙。

这首词大半写景,写景却栩栩如生,或视、或听、或声、或色,描绘一幅真切动人的送别场景,更加深了依依惜别的情意。

《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创作背景

据《东坡先生纪年录》,朱孝臧定此词为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作。石声准著《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引傅藻《东坡纪年录》:“元丰元年戊午十二月,送颜梁,作《浣溪沙》。”此词没有标注“送颜梁”的标题,但从内容看是一首送别词,因此大约是“送颜梁”。且薛瑞生先生以诗集同年九月所作《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等诗为证,并确定行者为颜复、梁先。不过就“秋水满”“晚莺啼”的描述看,时节应为秋天,而并非十二月。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1)
花之舞的头像花之舞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2年7月26日 10:30
下一篇 2022年7月26日 10:33

推荐阅读

  • 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全文及鉴赏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宋代:秦观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翻译 天上碧桃露滋养,不同俗卉与凡花。乱山之中,…

    2022年8月11日
    2.2K0
  •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全文及鉴赏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

    2021年6月21日
    1.9K0
  • 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全文及鉴赏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唐代:白居易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翻译 我问这江潮和海水,哪里像郎君的深情和女子的心意。男女互相埋怨的时候认为对方不如潮水守时有信,互相思念的…

    2022年4月17日
    2.1K0
  •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全文及鉴赏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宋代:苏轼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翻译 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

    2023年2月18日
    1.6K0
  •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全文及鉴赏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清代:纳兰性德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

    2022年7月15日
    2.0K0
  • 孟浩然《春晓》全文及鉴赏

    春晓 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春晓》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不觉…

    2023年2月11日
    1.7K0
  •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全文及鉴赏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宋代:欧阳修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翻译 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

    2022年7月26日
    1.9K0
  • 姜夔《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全文及鉴赏

    《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宋代:姜夔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赏析 这首词题下有序云:“鄱阳彭氏小楼作。”鄱阳,即今江西波阳县,是词人的故乡。彭氏为宋代鄱阳世族,神…

    2022年6月6日
    1.9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