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梦扬州·晚云收》全文及鉴赏

秦观《梦扬州·晚云收》全文及鉴赏

梦扬州·晚云收

宋代:秦观
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
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
小栏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
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

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
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
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
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梦扬州·晚云收》注解

柳塘:栽植杨柳的池边堤岸。烟雨:濛濛细雨。
燕子未归:言春社未到。燕子春社来,秋社去,又称“社燕”。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约农历二月二十左右。
恻恻:寒侵肌肤的感觉。东风软:春风柔和。
花蜜香稠:《词谱》作“阴密”,《花庵词选》及毛本作“花密”。
“密”与“稠”对举,义较胜。疑宋本有误。
鹧鸪:鸟名。

缠头:唐宋时以锦彩赏赐歌女舞妓,称“缠头”。实指赏赐的酬金。
殢酒为花:沉溺于酒色之中。
醉鞭拂面:酒醉中用马鞭在脸上轻轻拂拭。
翠楼:华美的高楼。后多指女子所居。
佳会:犹佳期。指与所欢的约会。
离情正乱:离别的痛苦正使心情烦乱。

《梦扬州·晚云收》赏析

《梦扬州·晚云收》是一首咏离愁忆往事的词。表现了主人公离别情人的愁怅和对往日生活的留恋。

词之上阕,写绣帏中人对征人的思念。上片先写引起对情人怀念的时令节气和周围的环境气氛。开头三句写向晚天气转晴,浓云散去,柳塘畔烟雾般的濛濛细雨刚刚停止。所以要选择“柳塘烟雨初休"这个镜头,因为烟雨后的柳塘春意更浓。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更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因水涨秋池而动乡思,此词当亦从此得启发,以“柳塘烟雨”诱发对征人的思念。另一方面“柳塘烟雨”画面优美别有一番风光,对全词的气氛和整个意境都起着重要的烘托渲染作用。接下两句明确点出了节气时令。“燕未归”自然是早春,天气“侧恻轻寒如秋”正是早春天气的特点。云“燕子未归”,虽切时令,实则借喻人未归也。“恻恻轻寒似秋”,写室内思妇的感觉,因是孤栖独处,故而备觉清冷。下面四句写了环境气氛。她走到室外,抚栏远望,顿觉一阵柔软温暖的春风,吹进绣帏。东风还带来了浓浓的花香,熏人欲醉。仅此数句,不仅写出了室内外的温差,而且写出了思妇感情的变化。她凝望江南,觉得征人远去,不知此刻到了何处。“人何处”,通常写思妇情怀。如李清照《永遇乐》云:“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此思其夫赵明诚之语也。这里的“人何处”,当是指身在江南的词人。少妇孤单伥惘的情绪充分表露了出来。正值少妇凝神思念之际,忽然传来鹧鸪的啼声,把她从沉思中唤醒。着一“破”字,颇有如梦初醒之感。

上阕凡三个层次:一层自起句至“轻寒似秋”,写时令及思妇在室内之感受;二层自“小栏”至“香稠”,写思妇走到室外,乍感春意如许;三层自“江南”至“春愁”,写思妇对江南征人的怀念。层层转折,自然而流畅。

下阕主要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借杜牧诗意表达了对“丽锦缠头”、“殢酒困花”放荡生活的智慧。过片前三句“燕游”、“妙舞清歌”、“丽锦缠头”都是对往日欢乐生活的追忆,自然也是留在主人公印象中最深刻的东西。下面两句明确道出了“十载淹留”的原因。接下来三句是对自己往日形象的回忆,虽然只是生活场面,却可概括当时生活的基本状况。宴会深夜才敖,醉中归来的主人公用马鞭拂拭着脸面,用朦胧的醉眼向楼上观望,看见“帘卷金钩”知道心爱的入儿尚在等待自己归来未寝。最后三句是欢乐的日子中断了,分离的愁苦之情正纷乱地缠绕着自己,只有梦中才反复回到过去生活的地方,也就是梦中重温过去生活。“频梦扬州”并非真的梦见回到扬州,而是指过去生活过的地方,所以这样写,意在点示“梦场州”。

词之下阕,抒征人之离情。在读者面前展现的不是今日之情景,而是昔时宴游生活。词人用“长记”二字轻轻带起,与望海潮》其三“长记误随车”有异曲同工之妙。那时词人漫游距离家乡仅百余里的扬州,听歌赏舞,殢酒困花,极浪漫纵恣之致。“酬”字以下四句,把在扬州的宴游,作了高度的概括。“十载因谁淹留”,化用小杜“十年一觉扬州梦”诗句,却无痕迹,言外之意便是“赢得青楼薄悻名”。“因谁”二字,十分含蓄,说不清是留恋还是悔恨,因而颇值得读者回味。

“醉鞭”以下至“金钩”,写自扬州回家。他在扬州逞足游兴,带着十分的满足,三分的醉意,垂着醉鞭,迎着拂面的春风,回到高邮。远远望去,只见翠楼上,绣帘高挂,说明室内有人。“帘卷金钩”,颇似《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中之“宝帘闲挂小银钩”,给人以幽闲恬静之感。

歇拍三句点题。他现在远离家乡,后会不知何日,故而常常梦见扬州。扬州在古人心目中总是美的象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徐凝《忆扬州》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苏诗集成》在《於潜僧绿筠轩》诗注中也引《殷芸小说》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扬州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已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而秦观故乡属扬州,他对扬州的感情无怪乎更为深切了。

《梦扬州·晚云收》创作背景

据秦瀛(yíng)《淮海先生年谱》,宋元丰二年(1079年)正月十五日,少游将如越省亲,这首词便是少游在外冶游时怀恋扬州的一位歌妓而作,以艳语写乡情。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2)
绿日长夏的头像绿日长夏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2年5月17日 09:05
下一篇 2022年5月17日 09:11

推荐阅读

  • 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全文及鉴赏

    谢池春·残寒销尽 宋代:李之仪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

    2022年5月13日
    1.6K0
  • 李清照《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全文及鉴赏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宋代:李清照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词。傲立霜雪,一枝独…

    2022年7月13日
    1.8K0
  • 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全文及鉴赏

    《满庭芳·小阁藏春》 宋代:李清照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2022年5月26日
    2.2K0
  • 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全文及鉴赏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宋代: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翻译 人从出生到逝去,都要经历人世间的这段时光。可岁月悠悠,人生易老。时光…

    2022年5月10日
    1.8K0
  • 纳兰性德《水龙吟·题文姬图》全文及鉴赏

    水龙吟·题文姬图 清代:纳兰性德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吹去。万里他乡,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对黄沙白草,呜呜卷叶,平生恨、从头谱。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尺幅重披,玉颜千…

    2022年11月8日
    1.3K0
  • 纳兰性德《清平乐·将愁不去》全文及鉴赏

    清平乐·将愁不去 清代:纳兰性德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清平乐·将愁不去》翻译 秋意愈浓,心内惆怅愈发挥之不去。成天锁在深宅大院里,曲折的屏风后面,这些…

    2022年12月28日
    1.1K0
  • 欧阳修《蝶恋花·画阁归来春又晚》全文及鉴赏

    蝶恋花·画阁归来春又晚 宋代:欧阳修画阁归来春又晚。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细雨满天风满院,愁眉敛尽无人见。独倚阑干心绪乱。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 《蝶恋花·画阁归来春又晚》翻译 从楼阁归来,才发现今年的春天又…

    2022年6月9日
    1.9K0
  • 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全文及鉴赏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宋代:欧阳修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翻译 荷花底下,忽听到双桨击水的…

    2022年7月15日
    1.9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