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朝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

译文

山不在于高低,有仙人(居住)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有灵气。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的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青葱的小草映入竹帘里。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与我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它们都很简陋,但居住的人都很有名,所以就不感到简陋了)。孔子说:“(既然君子住在里面),又有什么简陋的呢?”

注释

题目:选自《全唐文》卷608。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韵。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在(zài):在于,动词。
2. 名(míng):出名,著名,这里指因...而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3.灵(líng):名词用作动词,有灵气。
4.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斯:这。是:表示判断。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5.惟吾德馨:好在我(室主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住屋的人自己。德馨:德行馨香。《尚书 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的痕迹蔓到台阶,苍翠碧绿;青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
7. 鸿儒(hóng rú):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大。
8. 白丁:百姓,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9.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奏(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0.金经:这里指佛经。
11.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12.之: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3.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14.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15.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16.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18.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19.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选自《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体现他谦虚的品格。

赏析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

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4—7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那么“苔痕”和“谈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 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之辈。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两句同样延续了“比”的手法,只不过由类比变成了反向的对比。

如果说本文的1~3句是一种铺垫,那么4~7句则进入了真正的对抗。作者以一般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自己的铮铮傲骨,同时,也对势利小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作者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2)
君子不善的头像君子不善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3年11月13日 10:13
下一篇 2023年11月13日 10:31

推荐阅读

  •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从一见钟情到此恨绵绵

    因为一首词害死了自己最爱的人,这是怎么回事呢?故事的主角叫陆游,那个铁骨铮铮的爱国诗人,而那个让他一辈子都意难平的人是他的表妹唐婉。陆游16岁的时候在舅舅家初见唐婉,并且对他一见钟情。于是陆游的母亲啊就用一只凤钗作为信物给他俩定了亲。19岁…

    2024年6月17日
    1.3K0
  • 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全文及鉴赏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宋代:柳永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

    2022年7月26日
    2.0K0
  • 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全文及鉴赏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唐代:韦庄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翻译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每个夜晚,我都处在深深的思…

    2022年5月24日
    2.6K0
  • 柳永《秋夜月·当初聚散》全文及鉴赏

    秋夜月·当初聚散 宋代:柳永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秋夜月…

    2022年7月7日
    1.7K0
  • 柳宗元《零陵早春》全文及鉴赏

    零陵早春 唐代:柳宗元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零陵早春》译文 请问春天从这去,何时才进长安门。托付给你还乡梦,恳请带我回家园。 《零陵早春》注释 零陵:此指永州。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零陵郡和永阳郡,置永州…

    2023年2月22日
    1.4K0
  •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全文及鉴赏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宋代:李清照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翻译 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

    2022年6月13日
    2.6K0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全文及鉴赏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

    2022年5月14日
    1.9K0
  • 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全文及鉴赏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宋代:晏几道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翻译 醉中告别西楼,醒后全无记忆。犹…

    2022年6月23日
    1.9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