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夏夜苦热登西楼》全文翻译赏析及点评

柳宗元《夏夜苦热登西楼》全文翻译赏析及点评

夏夜苦热登西楼

唐代:柳宗元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夏夜苦热登西楼》译文

酷热难熬半夜起床,披上衣服到西楼乘凉。
山泽凝聚着炎炎的暑气,银河闪耀着清澈的亮光。
骄阳早已晒干了滋润万物的露水,旷野宁静却没有凉风送爽。
热浪滚滚汲取井水洗澡,火烧般的燥热打开门扉纳凉。
靠着栏杆久久地徘徊傍徨,热汗淋漓在全身四处流淌。
这么热难道还谈得上什么保养吗?抬头见北斗,将疑问诉上苍。
我知道自己不是姑射山上肌肤如冰雪的处子,想要以静胜热实在是毫无希望。

《夏夜苦热登西楼》注释

苦热:为热所苦。
中夜:半夜。
褰(qiān):撩起,披起。褰衣:提起衣服,揭起衣裳。
山泽:山林与川泽。
星汉:银河。湛(zhàn):清澈。
火晶:日头像火一样。
探汤:摸着开水般。汤,开水。
炀(yàng)灶:在灶前烤火。戴氏侗曰:“炀者,火旁烘物,以火气扬之也。”郭璞注:“江东呼火炽猛为炀。”引申为焚烧。
凭阑:即“凭栏”,身倚栏杆。
亭毒:化育、养成。
璿玑(xuànjī):亦作“璇玑”,古代称北斗星的第一星至第四星。天空北部有七星聚成斗形,故名北斗星。七星之名,一天枢,二天璇,三天玑,四天权,五玉衡,六开阳,七摇光。一至四为斗魁,五至七为斗柄。斗魁称为璇玑,斗柄称为玉衡。
谅:料想。姑射子,姑射山上的神女。姑射,山名,亦名石孔山,在今山西临汾市西。
静胜:以静取胜。希,希望。

《夏夜苦热登西楼》赏析

全篇紧扣诗题,句句写“夏夜苦热”。起首二句开门见山,交代时间、处所,直截点题,并提挈全篇。永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日温度高,且时间长。诗人半夜尚不能入睡,悄悄起身登西楼去乘凉;夜半如此,骄阳暴晒的白天,可想而知。简略几笔,就高度概括了夏天之热,生灵之苦。

“山泽凝暑气”四句是登西楼时之所见所感,极写赤日炎炎似火烧的环境。时值中夜,山泽还如蒸笼,凝聚着暑热的炎气;长天无云,银河里也闪耀着刺眼的光辉;太阳烈焰的烧烤,滋润万物生长的露水已无影无踪;四野宁静,没有一丝凉风。

“探汤汲阴井”四句是登西楼后的活动,极写诗人如在火炉中熬煎的苦况。炎热不可挡,诗人想方设法来解暑:汲井水冲凉,开门扉纳凉,靠着栏杆乘凉。但是,井水却成了滚烫的开水,打开门灼焰扑面。

最末四句,基于以上厚实的铺垫,诗人直接抒写了自己的感触。面对这种恶劣的环境,如此致命的气候,诗人简直难于呼吸,他抬头看见北斗,不禁向苍天提出质疑:长此下去,万物怎能蕃长?生灵怎能延续?此时,读者似乎看见诗人在仰天长啸:何当一夕金风起,为我扫除天下热!但是,这美好的愿望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引用“姑射子”这一典故,自嘲自解,既然不能以静胜热,就只能怅恨无边了。结尾以反诘语收束,诗的意境也渐臻极顶。

诗人笔下的夏夜,实在令人望而生畏。表现入微,首先取决于作者的体物入神。诗人长期困居永州,对当地气候有极深入细致的感受,再经过缜密的构思和精心提炼,才收到了如此精妙的艺术效果。由于诗人将自己的感受、情绪写得很形象,很具体,就隐含着一种抽象的概念,因而带有象征意味。柳宗元生活在唐代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统治阶级奢侈腐化,赋税徭役日增,老百姓困苦不堪,形成了“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答元饶州论政理书》)的局面。诗人在永州期间广泛地接触百姓,对民间疾苦有所了解,《捕蛇者说》一文就以毒蛇与赋敛作比衬,深刻地揭露了唐王朝统治集团“苛政猛于虎”的黑暗现实。因此,诗人写夏夜酷热使人难以忍受,这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又暗示着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唐王朝的暴政,使老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在死亡线上挣扎,还有什么“亭毒”可言!这正如杜甫在《无家别》所言“何以为蒸黎”一样,把老百姓逼到没法做老百姓的境地,又怎能做老百姓的主上呢?大唐王朝的统治又怎能巩固呢?这种在比兴中巧寓象征的手法,大大地拓展了诗的内涵,又增强了艺术表达效果。

《夏夜苦热登西楼》网友点评

锺九思:一说到夏日,脑海中立刻感受到骄阳似火的太阳🌞;夏日特有的瓜果蔬菜🍑;夏日特有的景色;夏日的避暑方法。

嘉有奕宝: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笔下的夏日是多么的炎热吧!😏😏😏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1)
深海巨狗的头像深海巨狗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3年3月9日 10:09
下一篇 2023年3月10日 10:19

推荐阅读

  • 杜甫《柏学士茅屋》全文及鉴赏

    柏学士茅屋 唐代:杜甫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身岩居。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柏学士茅屋》译文 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

    2023年1月9日
    1.8K0
  • 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全文及鉴赏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唐代:韦庄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翻译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每个夜晚,我都处在深深的思…

    2022年5月24日
    2.3K0
  • 有关夕阳的诗句

      1、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2、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皎然《山雪》   3、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来鹄《惜花》   4、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韦庄《忆昔》   5、送…

    2023年11月17日
    6110
  • 陆游《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全文及鉴赏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宋代:陆游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翻译 不愿意靠近京城,像汉代初年的邵平那样在长安的…

    2022年7月8日
    1.9K0
  •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全文及鉴赏

    《遣悲怀三首·其三》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遣悲怀三首·其三》译文及注释 译文闲坐时我常常悲悼你,也常常自悲…

    2021年6月4日
    1.9K0
  •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全文及鉴赏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唐代: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翻译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

    2022年6月10日
    1.9K0
  • 柳永《戚氏·晚秋天》全文及鉴赏

    戚氏·晚秋天 宋代:柳永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2022年7月1日
    1.4K0
  • 杜甫《又呈吴郎》全文及鉴赏

    又呈吴郎 唐代: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又呈吴郎》译文 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无食无儿的老妇人。若不是由于穷…

    2023年2月16日
    1.0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