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永遇乐·长忆别时》全文及鉴赏

苏轼《永遇乐·长忆别时》全文及鉴赏

永遇乐·长忆别时

宋代:苏轼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永遇乐·长忆别时》翻译

八月十五日孙巨源离开海州,这之前我在景疏楼上为他送别。后来不久他又与我在润州相聚,一路同行到楚州才分别。我十一月十五日回到海州,与太守相会于景疏楼上,(想起巨源兄)所以作这首词寄给巨源。

我时常回忆,我们分别的时候,坐在景疏楼上,那月光像水一般。喝着美酒,唱着清歌,可惜友人难留,只有月光跟随着你一同到千里之外。你走之后正好三个月了,月亮圆满了三次,今天,又是一个月圆之日,我一个人喝着酒,冷冷清清,与谁同醉?我卷上珠帘,凄然地看一眼月影,同着月光,一宿无眠。

今天有个客人,来自濉水旁,他告诉我你也很想我。你的相思泪(凭借)融入清清的淮水,流进大海。而今你在哪呢?你在中书省(中央行政官署),你在宫中,在漫漫长夜里,露水沾湿了被子。这时的你,在回廊里看着月亮,也应该暗暗思念我吧。

《永遇乐·长忆别时》注解

孙巨源:名洙,苏轼友人。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景疏楼,在海州东北。宋叶祖洽因景仰汉人二疏(疏广、疏受)建此楼。润州:今江苏镇江。楚州,今江苏淮安。孙巨源离海州后先南游江苏一带,于十月间与离杭北赴密州的东坡会于润州,东坡作《润州甘露书弹筝》诗和《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词(前录)。二人同游扬州等地,至楚州分手,继而,之后。十一月十五日:当为十月十五日吗,“一”为后人误加,因为海州在密州南四百余里,而苏轼十一月三日已到密州任。参张志烈先生《苏轼由杭赴密词杂论》(载《东坡词论丛》)。太守:汉时郡长名。宋时改郡为府、州,长官称知府、知州,但仍习惯称太守。此指继知海州的陈太守(名不传)。

三度:指三度月圆。孙巨源八月十五日离海州,至东坡十月十五日作此词,三见月圆。孤光:日月之光,此指月光。伊:第三人称代词。指月。

濉:水名,宋时自河南经安徽到江苏萧县入泗水。使君:指孙巨源,甫卸知州任,故仍以旧职称之。以上三句谓客人带来孙巨源对自己的问候。凭仗:凭借。西垣,中书省(中央行政官署),别称西垣,又称西台、西掖。清禁,宫中。时孙任修起居注、知制诰,在宫中办公,故云。永:长。露华:露水。侵被:沾湿了被子。

《永遇乐·长忆别时》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是为寄托对好友孙巨源的怀念而作。

上片由设想巨源当初离别海州时写起,以月为抒情线索。首三句写景疏楼上饯别时“明月如水”;“美酒”三句写巨源起行后明月有情,“随人千里”;下六句写别来三度月圆,而旅途孤单,无人同醉,唯有明月相共,照影无眠。几种不同情景,层深递进。但这都是出自词人的想象,都是从对方在月下的心理感受上落笔,写得极有层次,形象逼真,情景宛然。词人这样着力刻画,表面上是映托巨源,实际上是写词人自己怀人之思。

过片三句点破引发词人遥思之因,有客从濉上来,捎带了巨源“深意”,遂使词人更加痴情怀念。“凭仗”三句,又发奇想。淮河发源于河南,东经安徽、江苏入洪泽湖,其下游流经淮阴、涟山入海。此时孙巨源在汴京,苏轼在海州,友人泪洒清淮,东流到海,见出其思念之情深;自己看出淮水中有友人相思之泪,又说明怀友之意切。举目所见,无不联想到友情,而且也知道友人也必念到自己。淮水之泪,将对方之深意,己方之情思,外化为具体形象,设想精奇,抒情深透。“而今”以下六句,又翻进一境,再写意想中景象,回应上片几次点月,使全篇浑然圆妥,勾连一气,意脉层深。“夜永”句设想巨源在西垣(中书省)任起居舍人宫中值宿时情景,长夜无眠,孤清寂寞,“此时看、回廓晓月”,当起怀我之情,刻画更为感人,有形象,有情思。词人不说自己彻夜无眠,对月怀人,而说对方如此,仍是借人映己。最后“也应暗记”,四字可谓神来之笔,这里有人有我,深细婉曲,既写到了巨源的心理,又写出了自己的深意,是提醒,也是确信巨源会“暗记”往日的情景,二人绵长情思,具见言外。

此词以离别时的明月为线索抒写友情,艺术上别具一格。全词五次写到月:有离别时刻之月,有随友人而去之月,有时光流逝之月,有陪伴词人孤独之月,有友人所望之月。词之上片以写月始,下片以写月终,月光映衬友情,使作品词清意达,格高情真。

《永遇乐·长忆别时》创作背景

这首词一般认为写于熙宁七年(1074年)。东坡在孙巨源离海州三月后经行海州,登景疏楼,想起与孙巨源润州相遇,楚州分手的往事,不由心有所动,遂作此词。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1)
绿日长夏的头像绿日长夏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3年3月3日 09:23
下一篇 2023年3月3日 16:10

推荐阅读

  • 王观《庆清朝慢·踏青》全文及鉴赏

    庆清朝慢·踏青 宋代:王观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

    2022年5月13日
    1.8K0
  •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全文及鉴赏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唐代:李白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译文 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纷纷扬扬的雪花如手般大小。可笑你一副陶渊明做派,却一点也不饮杯中…

    2023年3月1日
    8840
  • 孟浩然《赴京途中遇雪》全文及鉴赏

    赴京途中遇雪 唐代:孟浩然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赴京途中遇雪》译文 通往京城长安的大道还很遥远,抬头看天,满眼苍茫。连续几日的阴天,积雪已经铺满了山川。掉队的大雁…

    2023年2月27日
    1.1K0
  • 辛弃疾《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全文及鉴赏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宋代:辛弃疾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 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注解 “人间”二句:堂堂:盛大。青云:比喻志高。一灯传:源于佛教以灯能照暗…

    2022年11月7日
    1.4K0
  • 杨万里《过杨村》全文及鉴赏

    过杨村 宋代:杨万里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过杨村》译文 石桥的两边有一座美好的村庄,和其他的村子相比真可说是别一天地。那儿杨柳浓荫…

    2023年2月21日
    9330
  • 苏轼《西江月·梅花》全文及鉴赏

    西江月·梅花 宋代:苏轼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西江月·梅花》翻译 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海上之…

    2022年11月9日
    1.5K0
  • 李白《三五七言》全文及鉴赏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唐代:李白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三五七言 / 秋风词》翻译 秋风凌清,秋…

    2022年4月16日
    2.0K0
  • 杜甫《归雁》全文及鉴赏

    归雁 唐代:杜甫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归雁》译文 春天来了,我这个远离家乡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最让我伤心的是,连那江城的大雁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向北飞去。 《归雁》注释 东来:诗中的“东来”,郭知达《九家集注…

    2023年1月12日
    1.1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