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九歌·河伯》全文及鉴赏

屈原《九歌·河伯》全文及鉴赏

九歌·河伯

先秦:屈原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
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九歌·河伯》译文

和河伯畅游在黄河之上,大风吹过河面上扬起层层波浪。
随你乘着荷叶作盖的水车,以双龙为驾螭龙套在两旁。
登上黄河的发源地昆仑,向四处眺望,心绪随着浩荡的黄河飞扬。
但恨天色已晚而忘了归去,惟河水尽处令我寤寐怀想。
鱼鳞盖屋顶堂上画着蛟龙,紫贝砌城阙朱红涂满室宫。
河伯你为什么住在这水中?乘着大白鼋鲤鱼追随身旁,
随你河伯一起游弋在河上,浩浩河水缓缓地向东流淌。
你握手道别将要远行东方,我送你送到这向阳的河旁。
波浪滔滔而来迎接我河伯,为我护驾的鱼儿排列成行。

《九歌·河伯》注释

女(rǔ):汝,你。
九河:黄河的总名,前人说是黄河到兖州境即分九道,故称九河。
冲风:隧风,大风。
横波:聚起波浪,扬波。
骖螭(cān chī):四匹马拉车时两旁的马叫“骖”。螭,《说文解字》:“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或日无角曰螭。”据文意当指后者,那么“骖螭”即以螭为骖了。
昆仑:山名,黄河的发源地。今作昆仑。
极浦:水边尽头。
寤怀:寤寐怀想,形容思念之极。
灵:神灵,这里指河伯。
鼋(yuán):大鳖。逐:追随,跟从。
文鱼:有斑纹的鲤鱼。
渚(zhǔ):水边。《国语·越下》:“鼋龟鱼鳖之与处,而鼃(蛙)黾之与同渚。”下注:“水边亦曰渚。”这里泛指水,“渚”当为押韵。
流澌(sī):古代成语,意思就是流水。《楚辞·七谏·沉江》“赴湘沅之流澌兮”等可证。
交手:古人将分别,则相执手表示不忍分离。
美人:指河伯。
南浦:向阳的岸边。
邻邻:一本作“鳞鳞”,如鱼鳞般密集排列的样子。
媵(yìng):原指随嫁或陪嫁的人,这里指护送陪伴。

《九歌·河伯》赏析

此诗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祭祀河伯的祭歌,歌中没有礼祀之词,而是河伯与女神相恋的故事,大约是以恋歌情歌作为娱神的祭词。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以主祀黄河河神为题,假借一次九河的神游之旅,象征表现出深深的故国之思最终战胜“远逝以自疏”的去国之念的矛盾心态,表现出诗人的爱国的情怀。全诗景物美丽神奇,情感激昂奋发。

这首诗开篇就以开阔的视野,通过主祭者的眼睛对黄河(河神)的伟大雄壮进行了描述。大风起兮,波浪翻腾,气势非凡。河神遨游黄河,驾着水车,车顶覆盖着荷叶。驾车的是神异的飞龙,两龙为驾,螭龙为骖,是何等威赫。

河伯驾驭龙车,溯流而上,一直飞到黄河的发源地昆仑山。来到昆仑,登高一望,面对浩浩荡荡的黄河,不禁心胸开张,意气昂扬。所遗憾的是天色将晚还忘了归去。昆仑虽是作者的故乡(帝高阳的发祥地),但他所怀念的家却是在遥远的河上。屈原有认宗亲的思想,这种思想贯穿着他的全部作品,贯穿着他对楚国楚君和楚国人民的精诚之爱。他愁思未解时,往往想到故乡(昆仑)。河伯看到故乡后就很悲伤,悲伤之后还是得回到家里(对屈原来说就是郢都)。这种情愫既在《离骚》《远游》等篇中都有明显的流露,那么在此诗中应是又一次表现。

而河伯的家是锦鳞披盖的华屋,是雕绘蛟龙的大堂,紫贝堆砌的城阙,朱红涂饰的宫殿。河伯既是河中之神,居于水下本是极自然的。居所如此的华美,但是还要发问。对其发问的原因,过去一些解说有点勉强,联系上文,也许就不难理解了。

但内心的矛盾对于有着博大胸怀的河伯来说毕竟是次要的一面,所以接下来仍乘着白色的灵物大鳖,边上跟随着有斑纹的鲤鱼(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帛画中有神人驾龙车,鲤鱼在旁边游动的画面),在河上畅游,看到的是浩荡的黄河之水缓缓而来,这一幕场景显得宏大而深沉。

最后,当河伯想要继续往东行时,他和主祭者握手道别,主祭者送他(“美人”在屈赋中多指贤人或所怀念者)到面南的水边分手处。河伯巡视于黄河下游,那波涛滚滚而来,热烈地欢迎河伯的莅临,那成群结队排列成行的鱼儿伴随着河伯,为他护驾。这里的人物关系转换很明确,主祭者告别后,波涛欢迎、鱼儿随从的对象只是河伯。末一个“予”字,不仅点出了主人公,而这样的安排或许也暗示了楚国人民对作者的感情。

《九歌·河伯》创作背景

《九歌·河伯》是祭祀河伯的歌辞。河伯即黄河之神,河神是尊贵的地祗,商周以来一直列入祀典的主要对象,而楚国虽一向十分重视祭祀活动,但早先似乎只祭祀楚国境内的江汉等河。《左传·哀公六年》曾记载这么一件事:“(楚)昭王有疾,卜日:‘河为祟。’王弗祭。大夫请祭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章,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不榖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遂弗祭。”可知春秋时代楚昭王因为黄河不在楚国地望之内,所以不肯祭河伯。而据顾观光《七国地理考》、程恩泽《国策地名考》的考证,战国时楚国的势力范围已达到黄河流域的南侧,故陈子展以为这时“楚国王室祭祀河伯,已经不算违犯‘三代命祀,祭不越望’的什么大道理,也就是不违犯他们的先代昭王的遗教了。”(《楚辞直解》)不过,也有学者如姜亮夫认为《庄子·秋水》以及《外篇》诸篇皆言河伯事,“则南楚传河伯之事最丰盛,不得以不祀河为说”(《屈原赋校注》)。总之,不论楚祀河伯起于何时,在屈原的时代,确有此事,当可无疑。

今人多以为《九歌》各篇中表现人神恋爱的内容颇多。据考此篇可能是记叙河伯与洛水女神前期相恋之事。一是因为洛水在黄河之南,不是远离楚国的其它水系;二是因为洛水女神正是宓妃。宓妃性情放荡,曾与后羿相恋,故有后羿“射夫河伯”,“眇其左目”,河伯上告于天帝请诛后羿之事。郭沫若认为此篇的内容是“男性的河神和女性的洛神讲恋爱”(《屈原赋今译》),河洛之神相爱虽有来历,但《九歌》的主旨是祭神,是在歌颂天神地祗人鬼,河神是黄河的代表,那么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自然可以表现其伟大。况且,诗的文本中又没有“隐思君兮啡侧”(《九歌·湘君》)、“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之类明白显示相思的言辞可作直接的证据,因此,此诗不妨理解为主祭者随着河神对黄河所做的一番巡礼。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1)
深海巨狗的头像深海巨狗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3年1月18日 10:51
下一篇 2023年1月18日 10:56

推荐阅读

  • 纳兰性德《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全文及鉴赏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清代:纳兰性德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翻译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是谁在翻唱…

    2022年5月26日
    2.0K0
  • 杨万里《寒食上冢》全文及鉴赏

    寒食上冢 宋代: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时节只愁予。 《寒食上冢》译文 笔直的小路是何等的细呀!简陋的破桥连扶处都没有。青枫林外的远山显得很淡,麦田边的破屋是何等孤独。去岁的…

    2023年2月9日
    1.4K0
  • 柳永《秋夜月·当初聚散》全文及鉴赏

    秋夜月·当初聚散 宋代:柳永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秋夜月…

    2022年7月7日
    1.6K0
  • 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全文及鉴赏

    登鹿门山怀古 唐代:孟浩然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2023年2月14日
    1.1K0
  • 李白《玉阶怨》全文及鉴赏

    玉阶怨 唐代: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怨》译文 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 《玉阶怨》注释 玉阶怨:乐府古题,是专写“宫怨”的曲题…

    2023年1月8日
    1.2K0
  • 苏轼《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全文及鉴赏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宋代:苏轼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翻译 记得当初画屏前相遇。夜间好梦,忽…

    2022年5月19日
    1.8K0
  • 纳兰性德《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全文及鉴赏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清代:纳兰性德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翻译 黄昏时的庭院,纤月当空,两人情话绵绵,醉意也渐渐消减。现在,情人已长久未来相会,不知那人心,…

    2023年2月4日
    1.4K0
  •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全文及鉴赏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宋代:李清照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

    2022年8月5日
    2.2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