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全文及鉴赏

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全文及鉴赏

生查子·独游雨岩

宋代: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生查子·独游雨岩》翻译

人在溪边行走溪水映照出人影,蓝天倒映在清清的溪水里。蓝天上有飘动的白云,人正行走在那飘动的白云里。

我放声高歌,谁来应和?只听空幽的山谷清音响起。那响声不是来自鬼怪神仙,而是桃花旁的流水声悦耳无比。

《生查子·独游雨岩》注解

行云:云彩流动。
和:跟着唱。
余:我。
空谷:深谷。
清音:指空谷中潺潺的流水声。
一曲:一湾。
桃花水:即桃花汛。农历二三月桃花盛开时节,冰化雨积,黄河等处水猛涨,称为桃花汛。

《生查子·独游雨岩》赏析

上片写词人游览雨岩见到的景色。第一句“溪边照影行”,是点题,写游人;第二句“天在清溪底”,写清溪和蓝天;第三句“天上有行云”,写行云;第四句“人在行云里”如同电影中的定格,总写溪、人、云,展示了水底的一个画面。作者在这里所描写的人、天、云都不是实体,而是水中的倒影。清清的溪水,不但是雨岩的优美景色之一,而且也成了词人摄取这张风景小照的胶卷。游人的身影、碧蓝的天空、飘动的浮云,都通过清清的溪水映现出来。“人在行云里”这样神奇美妙的景象,真可谓巧夺天工,不但使描写的景物高度集中,而且意境更为清新活泼,整个画面非常生动,所描写的景物,全部处在变化之中,溪水自然是流动的,游人漫步岸边——“影行”,白云飘转空中——“行云”,这就使画面充满了动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果说上片的写景,重在刻画形象的话,那么这个下片的抒情,则是着力描绘声音。哗哗的流水,飘荡的歌声,不仅使寂静的山谷增添了生气,也为上面的图画配上了音乐。

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说:“词贵藏于内……于言外有所感触。”蓦然读去,这首词意境优美,静中有动的图画,配着富于形象的歌声与音乐,平易通俗、流畅自然的语言,也令人赞叹不绝。但仔细咀嚼,就会发现:作者把辛酸的感触,藏在迷人的画面背后;把满心的苦闷,融于优美的乐律之中。题目中的“独”字,已经为全词规定了基调,透露出苦闷的气息。下面的内容,自然全都围绕“独”字展开,所以起拍第一句就是“溪边照影行”。这一画面里,只有一个倒映在水中的人影,点出了“独游”,而比“独游”更深刻,因为它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在这特定的氛围里,那清清的溪水,蔚蓝的天空,飘动的白云,这些美好的景物,也染上了凄凉冷清的色彩,成为词人表达孤独之感的衬景。“人在行云里”,不止是倒影交织的画面,也写出了词人不苟随世俗的决心和孤傲清高的品格,暗写了自己遭受打击的原因。内心澎湃的激情和遭受压抑的苦闷,终究是掩遮不住的,“高歌”正是词人内心感情的流露和发泄。然而,并没有人能理解他,与他相和的,只是空谷里的溪水。词人的“独”唱,同哗哗的水声,从声音方面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气氛。这种“高山流水少知音”的感慨,是他内心苦闷的表现;而这种“曲高和寡”的情景,正是他收复中原的主张不能得到采纳的写照。那幽深寂静的山谷,那溪水漂浮的残花,不能不说带有象征意义。所以,这首词表面上是记游,描写水光山色,实际上处处贯注着词人愤激的感情,表现了词人遭受排挤、闲居家乡、有志难伸的苦闷和寂寞,也反映了他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国事的关心。他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又不忘怀于世事,正表现了词人退居时期的内心矛盾,说明他并没有因自然风光的优美而陶醉、而颓废。

这首词通过记叙独游雨岩的情景,抒发了遭受打击、闲居乡里的苦闷,反映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国事的系念。同时,这首词构思新颖,剪裁精妙。题为“独游雨岩”,作者就在“独”字上作文章,上片写“形”独,下片写“声”独。随即带出了雨岩的优美景色,如清溪、蓝天、行云、山谷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清新自然而又沉郁,景愈美,愈可反衬出词人的不平与愤懑。语言通俗流畅,以虚写实,虚实结合,高度集中。所有这些都显示出了这首词的高度艺术性。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于此可见。

清代乾嘉时期岭南的著名诗人和画家黎简,有诗云:“七十二峰倒江水,俯见峰尖插天底;一舟天上棹海松,回合三万寒虬龙。”其构思与辛词同,可见辛词影响之远。

《生查子·独游雨岩》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罢官之后的带湖闲居时期。在职期间,他积极筹措恢复中原大计,遭到主和派的排斥、打击和嫉恨,被朝廷罢职闲居。抗战理想不能实现,报国壮志一筹莫展,因此,诗人感到苦闷和孤独,便写了这首词来抒发胸中的悲愤。题目中的“独游”二字,已经透露出了这种意味。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1)
绿日长夏的头像绿日长夏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2年12月13日 10:07
下一篇 2022年12月13日 10:10

推荐阅读

  • 苏轼《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全文及鉴赏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宋代:苏轼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秦山禹甸。缥缈真奇观。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孤帆远。我歌君乱。一送西飞雁。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翻译 用不到去歌唱离情别绪的《阳关曲》,钱公永英俊杰出,宴会就要结束了。会稽郡会稽…

    2022年6月1日
    1.8K0
  • 李煜《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全文及鉴赏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五代:李煜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翻译 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波涛之中。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

    2022年6月9日
    2.1K0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全文及鉴赏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翻译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

    2022年5月20日
    2.3K0
  • 杨万里《三江小渡》全文及鉴赏

    三江小渡 宋代:杨万里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三江小渡》译文 溪水流过小桥后一去不返,小船还得依靠着短篙撑开。友情应该像山中溪水上的摆渡一样,不管风吹浪打却依然存在。 《三江小渡》注释 三江:古代…

    2023年2月11日
    1.2K0
  • 辛弃疾《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全文及鉴赏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宋代:辛弃疾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著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

    2023年2月7日
    1.2K0
  • 柳宗元《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翻译及点评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唐代:柳宗元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荆州不遇高阳侣,一夜春寒满下厅。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译文 许多故旧相送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忍受别离的苦痛寂寂寞寞到了长亭。贬谪南荒从未遇到郦食其那样的朋友,长夜难…

    2023年3月31日
    1.1K0
  • 周邦彦《西平乐·稚柳苏晴》全文及鉴赏

    《西平乐·稚柳苏晴》 宋代:周邦彦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过天长道中。后四十余年,辛丑正月,避贼复游故地。感叹岁月,偶成此词。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

    2022年5月10日
    1.7K0
  • 苏轼《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全文及鉴赏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宋代:苏轼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翻译 门外的东风把春雪吹洒在先生您的衣襟上,当您登上太行山头时一定会回过…

    2022年7月26日
    1.6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