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以下是好词好句“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出自恩格斯的未完成著作《自然辩证法》。

适用主题

环境保护,爱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如2021年浙江卷《得与失》,2017年全国卷一《中国关键词》。

示例

人类世界与自然世界,本是同根同源,浑然一体。人与自然之间,既不应是此强彼弱的拉锯,更不该是你死我亡的战斗。但对财富的疯狂追求和对效率的盲目崇拜,自工业时代起便牢牢掌控着人类的心。人们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抛弃了对大自然的原始敬畏,开始过量砍伐树木、无度开采矿产、排放有害物质,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发紧张。从变成“雾都”的伦敦,到今天的全球变暖、酸雨效应和土壤沙化,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每一次伤害最终都反馈到了人类本身。 杀鸡取卵式的攫取是自取灭亡,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永远不得长久。虽然人类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谋求更加长远的发展。

范文

1.《久久功为,换蓝天常在》

《孟子》有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由此可见,在古时人们就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是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故知“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在当代,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道路,保护碧水蓝天,让绿色与经济共同发展,构建一个清洁美丽的中国。

以史为鉴, 在11世纪到12世纪,宋朝政府屡次故意将黄河改道,引导黄河大面积流向北方土地,用这种恶劣手段阻止辽军和金兵的侵入,但在军事上只能起到短暂的效果,这种做法让华北平原的土地进一步丧失握力,大量土地逐渐沦为荒地。由此可见破坏环境也许是一时之利,但却是千秋之害。保护环境无疑是一个长远发展之策。

在古人笔下,绮丽的风光带来的是“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是江南风情“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陶醉景致,更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生机盎然。却也有着来自自然的警告,“飞鸟无栖树,黄山遮天日”的塞罕坝在历史上是一处水草丰茂,林壑幽深,山川秀美的宝地,可随着时间推移,清政府开围放垦。日本侵略者大肆掠夺砍伐,以及连年山火,原来苍翠欲滴,禽兽繁集的森林不复存在。经过三代人的不懈努力 才恢复了塞罕坝原有的“容貌”。

物欲横流的当代,无数人为了眼前的利益大肆砍伐森林,破坏土壤,随意排放污水废水,绿色被点点蚕食,碧水蓝天蒙上昏暗雾霾。殊不知,他们的无知,目光短浅换来的是对生态破坏,人类便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当再无“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人类就已经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好在许多目光长远,为后代考虑的人们经过不懈努力,减轻污染,使江豚腾跃,沙鸥集翔,野芳幽香,佳木繁荫……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冬奥会是一扇窗,折射出中国近年来治理污染的不懈努力,使得蓝天常在。

久久功为,换得更多蓝天。保护环境,小到将垃圾分类处置,大到绿色经济发展,我们应持续发力,护碧水长流,共同努力,营造绿色家园。

2.《保护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荒漠化等事件频发。借着学校举行的“地球,我们唯一的家园”的主题研讨会,我想说明一下我的观点。

在古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看云卷云舒,望日出日落。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随着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在路边听到的不再是欢声笑语,不再是莺啼浅唱,随之覆盖的是机器的轰鸣声和人类最好的伙伴死亡。因为在工业文明时代,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人们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撷取,地球的生态系统平衡逐渐被打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

那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难道不允许社会进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很多人被财富和欲望遮住了双眼。他们为了节约更多的钱,获得更大的利润,在废物产生后不转化不压缩不变通,就在半夜排放黑烟,在不为人知的地方倾倒废水,他们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利润,而不能把目光放长远。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迟早有一天这样的人会被绳之以法。君子坦荡荡,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破坏大家的地球。最好的做法就是创新驱动发展,这与我在本段开头所说的构成一个很好的解答。不是不允许社会进步,而是社会还没进步到人们所需的那个点上。应给自己些创新的机会,给自然些喘息的余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下,在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之困难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此时发达国家要做更多的努力,更多的贡献,并且发展中国家也应全面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肯定有人问:为什么发达国家要做更多的付出呢?首先,因为发达国家更先进行工业生产,给环境造成污染的指数非常高,其次,发达国家国力旺盛,我想,在全人类面临危险的情况下,他们是能同意这一观点的。最后,发展中国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帮助发达国家。在这一紧急情况下,世界各国应不分你我,勇于担当,勠力同心。

作为中国人,作为新时代的杰出青年。我们能做的就是力所能及保护环境,并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担起民族的重任,做民族的脊梁。最后我们所有人都要勇于担当,勠力同心,保护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

(2)
送泥一条鱼的头像送泥一条鱼优秀作者
上一篇 2022年6月22日 09:59
下一篇 2022年6月22日 10:01

推荐阅读

  • 人生感悟语录

      1、一个人我会很安静,我不去问,不去提,伤心了我会用沉默去代替。   2、用知识的浪花去推动思考的风帆,用智慧的火星去点燃思想的火花,用浪漫的激情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用科学的力量去强劲腾飞的翅膀!   3、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

    2023年11月28日
    7940
  • 希望2024越来越好的句子

    1. 2024年,咱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去追回我们躺掉的三年,加油!2024一定越来越好! 2. 2024年,希望大家都能一扫阴霾,快乐生活。祝大家越来越好,身边的人平安喜乐,💰“钱”“兔”无量。 3. 2024,我希望所有人日子越来越甜…

    2023年2月28日
    5.2K0
  • 不善操舟者而恶河之曲

    以下是好词好句“不善操舟者而恶河之曲”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周密的《癸辛杂识》。意为:不擅长撑船的人,就埋怨河流是弯曲的。比喻自己没有本领,却埋怨客观条件差。 适用主题 主观与客观、正确归因、发挥…

    2022年5月30日
    2.9K0
  •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

    以下是好词好句“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两篇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原句出自王实甫《西厢记》: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意为:要鹏程万里、收获成功,先要经受二十年的艰辛苦读。 …

    2022年4月16日
    11.7K0
  • “真实”的含义被误解、轻重被倒置,那就成了“不真实”

    以下是好词好句““真实”的含义被误解、轻重被倒置,那就成了“不真实””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泰戈尔的《飞鸟集》。 适用主题 真实与假象,诚实与谎言,对网络信息的反思等,如2014年江苏卷《关于不朽…

    2022年5月25日
    2.5K0
  • 自言羊可种,不信茧成丝

    以下是好词好句“自言羊可种,不信茧成丝”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梵琦的《句》。意为:如果有人说,从地里可以种出羊来,说的人多了,人们便会相信;但如果很多人说茧不能抽丝,那么人们也会这样认为。 适用主…

    2022年6月20日
    3.0K0
  • 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

    以下是好词好句“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两篇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朱自清。 赏析 本句将花和雨拟人化,“花做清梦”体现出惬意,“偷偷”一词体现出…

    2022年3月3日
    1.9K0
  • 过去并未消失,而未来已经存在

    以下是好词好句“过去并未消失,而未来已经存在”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两篇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洪迈《容斋随笔》。 适用主题 把握当下,脚踏实地,现在与未来等,2018年全国卷一《2035年“时光机”》,2010年北京卷…

    2022年4月18日
    2.4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