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好词好句“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摘选自木心《文学回忆录》。
适用主题
文化的雅俗之辨、文化传承、文明发展等,如2021年上海卷《时间沉淀下事物的价值》,2020年江苏卷《信息茧房与自我认知》,2019年北京卷《文明的韧性》。
示例
时代的发展使文化的普及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真正能深入体味文化之精髓的人却并没有增多,甚至在减少。在几乎人人皆可阅读的现代大都市中,厚重的典籍被遗忘在旧纸堆中,深刻的思想亦不再为众人所喜。人们沉溺于单一的愉悦,追求即时的满足,用上网代替读书,用游戏代替冥思,不知不觉中,情感的触觉不再充满个性而敏锐,思考的角度不再丰富而多元,快乐亦变得廉价而肤浅。 在21世纪,我们看似获取了更多的文化资源,实则在新科技的推波助澜之下,将自己的认知深深禁锢在了一个坐井观天的“思维茧房”之中。正如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所言:“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 雅俗之间,本没有什么优劣之分。但若是只知追逐下里巴人,而将阳春白雪束之高阁,不仅是人类文化的损失,更是整个人类历史和新时代的悲哀。
范文
1.《灯下细丝映残阳》
深秋的风像旧戏中的流云彩带,圆转柔和地在湖面圈起一簇簇涟漪。尘世间的喧嚣纷纷地坠入通明灯火之中,为夜的画蒙上一层轻薄的光晕。
黄昏如晚汐一样淹没了草虫的鸣声,野蜂的翅。闲游的人们星星点点的散落在公园各处,唯有湖畔一隅,坐着一位两鬓花白的老人。稀疏的白发,深陷的脸颊,绵长的皱痕。岁月洗刷了他的面容,却似是忘了他那双神采弈弈的眼,那双睿智又深沉的眼。
从我知道这个公园起,老人一直守在这里,盘起腿用一根根细线编东西。蚱蜢,兔子,小鸟...一只只手工动物被赋予了生命,从老人手里跳出来,在路灯下抖动着金色的皮毛。
来往的人络驿不绝,他面前的艺品拿了又放,老人不嫌烦,向他的顾客介绍他的艺品。而等无人间津时,他用那双明亮的眸子紧紧地注视着手中的线,纵使人潮汹涌,他也不曾停下手。汗珠从老人额上滑落,闪着点点光斑。他不累吗?我疑惑地思索。
雨开始淅沥地下,坠落在湖面,那溅起的水花,晶莹而又多芒。人渐稀疏,看累了的我也准备回程。临走前,我靠近老人,问道:“爷爷,下雨了,如何不回,这些东西好像没人买。”
老人摇了摇头,微笑着说:”这是祖辈流传的手艺,没人要,我便送给小孩,好让世上多留几个成品。”
我愣住了,树叶被风吹得轻晃,灯光破碎,那几个艺品像是世代相传的文化的最后一点微光,老人似乎想用双手尽力不让那点光流逝。
我直起身,像万家灯火看去,微雨在光的海洋中飘忽。
灯火背后,是一颗传承文化的心。
2.《随笔》
《娱乐至死》中,曾提到我们的文化终将成为一场“滑稽戏”,我们将毁于我们所喜爱的东西。在没有电视的时代里,人们消遣的方式便是阅读,每个人都有一座独一无二的精神宝库,人人都以读书为荣。读经典在那个时候实在算不上什么值得夸耀之事。然而,随着电视的出现,娱乐方式的丰富,高雅的精神宝库不断地被我们抛之脑后。我们的闲暇时光充斥着节目、影响、段子等碎片化的俗物。我们的精神高度一天天地被娱乐活动拆卸、摧残。到最后,文化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木心有言:“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尽管我们的文化不会再遭人破坏,不会再有物理意义上的失传,却早已在人的集体记忆中逝去。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