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好词好句“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出自《荀子·儒效》,句意为:见到不如理解到,理解到不如去实践钻研。
适用主题
实践出真知,学习的意义,思想与行动等,如2019年全国卷一《热爱劳动,从我做起》,2018年浙江卷《浙江精神与浙江人》。
示例
陆游曾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脱离了实践的学习,终究是浅的,而浅尝辄止,正是学习的大忌。《荀子》中说:“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从“见”到“知”再到“行”,这句话道出了知识与实践之间深刻的辩证关系。若失去了这三者的有机结合,那么获取知识的过程便是不完整的。 从表面现象的“见”到深入的“知”,再付诸到实际的“行”,人类对世界所进行的认识和改造,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深化的。数百年前,牛顿从落下的苹果中发现问题,在求知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在数百年后的今天,在“知”与“行”的不断深化中,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进入空间站时代。从“见”现象到“知”本质,在不断地深化探索中,“行”才具有了更大的力量。
范文
1.《思则智,行则精》
“三思而后行”点明了思与行,要先思考后行动。而思和行也是相辅相成的。思考可以明确目的确立目标,行动可以发现漏洞加以改善。
光思而不做起不为空想?“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学。”没有行动的思考都只是白日梦的傀儡。你整日的思考着,却不如别人思考片刻之后的行动。
自以为第一其实却是个弱者,所谓的强者都出自于思考后的实践。爱迪生的各项发明出自他无数的勤奋的汗水;鲁班的锯齿也只是从芒草中引出的念头,后实践得出的。设想一下,要是当时鲁班被芒草划伤只是想“他该死的锋利啊”然后就离开继续伐木那他的工期该要多长。爱迪生不受启发不坚持实践,当时的世界进入现代化也将减慢速度。
“见之不若知子,知之不若行之”是个很浅显的道理。没有人能直接从书上掌握熟悉的知识或技能,要通过一个又一个都行动运用所学,在实践中的到经验,启发新方法。油滴铜钱而不沾只因“唯手熟尔”。戏曲的腔调,出彩的动作,还有那惟妙惟肖的演绎,无一不是循序渐进的。
思,好似黑暗满布的天空,而行,就是那呼吸间划过的流星,明亮而惊艳……
2.《空想不如行动》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没有了行动一切都是纸上谈兵,于事无补。
学习的东西不运用于实践,和没有学又有什么区别?想要的东西不去努力,却做着白日梦以为空想就可以得到吗?害怕的东西不去克服战胜,你以为它会自己凭空消失吗?
空想使人颓废。
人们尝尝喜欢或已经习惯了空想。或许是一个人的惰性,他们不愿面对自己糟糕的生活却又想满足自己的贪念欲望,于是他们爱上了空想。因为空想不用努力,不用付出,坐享其成还能乐在其中。可是梦醒时,面对现实的残酷,他们依旧不知反省,重蹈,覆辙,重蹈,覆辙……
空想带给人的是精神上的自我麻痹,甚至是自高自大自我满足。空想无处不在。当代青年的通病我要考上北大!可是想了不做等于白搭。毕业后我要年薪20万!可是还是吃喝嫖赌。有的人想做但不敢做,有着远大的理想却害怕失败,于是他们也想了不做。
一个空想主义者永远不会成功,无论你有多么的聪明。反之,即便你不够聪明,可勇于行动终能到达彼岸。
行动使人明智。
行动了不一定可以成功,但不行动一定不可能成功。当中国的土地上满是鲜血伤痕,被侵略占有,国家面临危难,没有人知道抗日是否能取得成功,没有人知道付出的一切是否能得到回报。可是没有人逃跑,没有人畏缩,更没有人放弃,他们笑着把中国原样的奉还给他的子孙。
疫情的爆发让人始料未及,面对极其强大的新型病毒,我们确是慌了。可是我们什么都不做吗?不!封城。然后呢?没有人知道结果会如何,是否能无愧于自己的祖先,是否能面对中国的十四亿同胞。没有人知道。但结果告诉我们,我们做到了,像每一场灾难,我们都能行动起来,永不放弃,共同战胜。
年轻人,你有着健全的身体,你的四肢明明可以创造奇迹,不要拿来供养。
年轻人,放开你的双手,张开你的双臂,迈开脚步,用行动证明你是个健全的人。
声明: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部分文字图片内容来源于会员投稿,版权归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词多多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