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

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

以下是好词好句“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两篇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余秋雨。

适用主题

全面发展、培养包容的学术精神、文化交流等,如2020年全国卷二《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2019江苏卷《五味调和,共存相生》,2018年天津卷《器》。

示例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各门学科、各类知识、各种文化并非泾渭分明,究其来源,它们其实来自同一个源头,曾属于同一条河流。 古代东方的观星占卜,通过“征兆"预测福祸因果,既是天文学最初的萌芽,亦是哲学最原始的摸索。近代的西方反抗神学,形而上者发展哲学,以深思追溯宇宙鸿蒙;形而下者研究科学,以实践探索世间万物。正如作家余秋雨所说的,“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不同的学术之间,没有清晰区隔的分水岭,它们彼此各有所长,也互通互促。虽说“术业有专攻”,但若是只顾闭门造车,将视野禁锢在单一的领域,往往会局限研究者的眼界与胸怀。 “未知和无知并不是愚昧,真正的愚昧是对未知和无知的否认。”保持好奇之心和求知精神,承认自己的片面,努力全面发展,方可练就灵活的头脑,保持思想的通达与丰富。

范文

1.《文化互鉴》

余秋雨先生说:“文化以交流为胜业,以传播为使命。”我想此言诚然正确,但又为何要强调以交流、传播为使命、胜业呢?难道是为了促使一家之言统率天下,硬要将文化之千姿百态统而为一吗?我想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其真正的答案也许便存在于文化互鉴。

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融合发展,文化互鉴是人类历史当行之道,其积极意义更是毋庸置疑的。

古时人们通过丝绸之路传递,唐朝的中原丝织品吸收波斯风格,演化出丝织物的全新魅力,明清的青花瓷将外国纹样融入其中,展现出中西合璧的独特风采。如今各国的设计师通过更为发达的交通方式以及互联网等先进的手段,相互交流、碰撞出艺术上的火花,使得一件又一件如“Y形椅”的作品相继问世。不难看出,在和平发展的年代里,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艺术——从来都需要依靠文化互鉴才得以更好的发展。

我们的地球幅员辽阔,千姿百态,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基础上,各式各样特色不同的文化应运而生。从土黄色的大陆文明到蔚蓝色的海洋文明,主张着安土重迁的慎重与主张着积极开拓的进取始终同时存在。它们所倡导的文化内涵理念、艺术形式有所不同,但无论高下好坏,均各有长短,而我们又当如何能兼具二者之美,让艺术这一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载体更好地发展呢?我想其答案也许便在于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学习,就像古时的织品、花瓷,当下的“Y形椅”,要兼取各家之长,成就自我,方可打造出艺术领域的又一高地。

而更为重要的亦是:除了和平时期文化艺术的发展,当一个文明处在面临巨大挑战与危机之时,也同样惟有文化互鉴方可谓济世之良方和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中流砥柱。这就像隋唐之前,以鲜卑文化注入略带颓丧的中原文化,非此不能推动中华文化的全面发展;这就像晚清之时,以科学民主之启蒙思想、西方先进文化替换封建文化中的思想积垢,非此不能唤起民族的觉醒。在中华文化几千载发展历程中,我们并非没有遭遇发展之困局,并非没有自身文化已有组成部分不合时代潮流之时,但中华文化因何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时至今日仍未断绝?是因为我们自古以来就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向外辐射中华文化独特影响力之余,不断演化、更新,是文化互鉴帮助一个民族不息,直至今日。

荀子有言: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君子本性并非异于常人,但其之所以可以成为君子而不是小人,原因就在于善于假借外物之力充盈自身。我想文化互鉴也正是此意,只有相互借鉴,融合发展,文化艺术方可常出火花、时有惊人之作;也只有相互借鉴,不断取他人之活水注入自身,一个民族的文化乃至整个民族才可以历久弥新,在时代浩浩汤汤的大潮中永远保有一席之地,不为时代历史所弃。

2.《那个姐姐教我们的事》

她把头发重新扎高了,裙子换成了裤子,彩色换成了黑色,高兴的脸换成了冷漠的脸,老师知道,她手中的王牌终于回来了,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明明是他回不来了……

成长就是:渐渐温柔、克制、朴素、不怨不问不记,安静中渐渐体会生命盛大。

声明:本文由作者“刘看山”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haoci/104.html

(2)
刘看山的头像刘看山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0年8月22日 09:12
下一篇 2020年8月23日 09:21

推荐阅读

  • 我从细小的源泉里饮水,而我的渴大于一片海

    以下是好词好句“我从细小的源泉里饮水,而我的渴大于一片海”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适用主题 关于学无止境,谦逊品格等作文主题。 出处: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房间——给德里克·…

    2022年5月2日
    2.0K0
  • 让对方看到暖心的句子

    1. 我曾为你,万事低头。 2. 春风有你,我愿多走十里。 3. 春和景明,每天依旧安好。 4. 每一天,都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 5. 在我过的好时,我希望你也如是! 6. 你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 7. 最盛大的浪漫,是终其一生的…

    2022年7月20日
    1.5K0
  • 总有一句座右铭会带给考研的你一些力量

    适合考研期间的励志座右铭 1、少年的书桌上,没有虚度的光阴 2、关关难过关关过 3、你要悄悄拔尖,然后惊艳所有人 4、你只管不动声色的坚持到最后  5、就是因为还不够好 所以在努力向前 6、要大笑,要做梦,要与众不同。 7、“我没有天赋,但…

    2023年11月10日
    5400
  • 暗示将放弃感情的句子

    1. 我试着在别人的影子中,找寻有你的记忆。 2. 我用一腔孤勇背水一战却换我们好聚好散。 3. 转身的那一秒开始,我的幸福,便与你无关。 4. 你有你的坚持,我有我的执着,我们好聚好散。 5. 感情不就是你情我愿,爱至分手何必还要眷恋。 …

    2022年8月16日
    2.9K0
  •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

    以下是好词好句“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王沂孙的《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意为:年华瞬逝,但你动人的幽意依然如故,再次重逢已是几度春光易换。 适用主题 时光…

    2022年5月25日
    2.2K0
  • 一旦你觉得自己懂得了什么,就必须换一种角度来看

    以下是好词好句“一旦你觉得自己懂得了什么,就必须换一种角度来看。”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出自电影《死亡诗社》。 适用主题 多角度看问题,矛盾的各个方面,跳出思维的局限,克服思维定势等。 示例 我们曾从…

    2023年3月27日
    9880
  • 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以下是好词好句“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大意为:有修养的人不隐藏自己的短处,不知道就去问,不会的就学习。 适用主题 用以描写求学态度,学习不可…

    2022年5月26日
    3.7K0
  • 哪怕是这世界上的灰尘,太阳一出来,也是有歌有舞的

      以下是好词好句“哪怕是这世界上的灰尘,太阳一出来,也是有歌有舞的”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两篇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 适用主题 热爱生活,自尊自信,平凡中的美好等,如2015年上海卷《造…

    2020年9月9日
    2.6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