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

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

以下是好词好句“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两篇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余秋雨。

适用主题

全面发展、培养包容的学术精神、文化交流等,如2020年全国卷二《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2019江苏卷《五味调和,共存相生》,2018年天津卷《器》。

示例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各门学科、各类知识、各种文化并非泾渭分明,究其来源,它们其实来自同一个源头,曾属于同一条河流。 古代东方的观星占卜,通过“征兆"预测福祸因果,既是天文学最初的萌芽,亦是哲学最原始的摸索。近代的西方反抗神学,形而上者发展哲学,以深思追溯宇宙鸿蒙;形而下者研究科学,以实践探索世间万物。正如作家余秋雨所说的,“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不同的学术之间,没有清晰区隔的分水岭,它们彼此各有所长,也互通互促。虽说“术业有专攻”,但若是只顾闭门造车,将视野禁锢在单一的领域,往往会局限研究者的眼界与胸怀。 “未知和无知并不是愚昧,真正的愚昧是对未知和无知的否认。”保持好奇之心和求知精神,承认自己的片面,努力全面发展,方可练就灵活的头脑,保持思想的通达与丰富。

范文

1.《文化互鉴》

余秋雨先生说:“文化以交流为胜业,以传播为使命。”我想此言诚然正确,但又为何要强调以交流、传播为使命、胜业呢?难道是为了促使一家之言统率天下,硬要将文化之千姿百态统而为一吗?我想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其真正的答案也许便存在于文化互鉴。

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融合发展,文化互鉴是人类历史当行之道,其积极意义更是毋庸置疑的。

古时人们通过丝绸之路传递,唐朝的中原丝织品吸收波斯风格,演化出丝织物的全新魅力,明清的青花瓷将外国纹样融入其中,展现出中西合璧的独特风采。如今各国的设计师通过更为发达的交通方式以及互联网等先进的手段,相互交流、碰撞出艺术上的火花,使得一件又一件如“Y形椅”的作品相继问世。不难看出,在和平发展的年代里,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艺术——从来都需要依靠文化互鉴才得以更好的发展。

我们的地球幅员辽阔,千姿百态,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基础上,各式各样特色不同的文化应运而生。从土黄色的大陆文明到蔚蓝色的海洋文明,主张着安土重迁的慎重与主张着积极开拓的进取始终同时存在。它们所倡导的文化内涵理念、艺术形式有所不同,但无论高下好坏,均各有长短,而我们又当如何能兼具二者之美,让艺术这一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载体更好地发展呢?我想其答案也许便在于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学习,就像古时的织品、花瓷,当下的“Y形椅”,要兼取各家之长,成就自我,方可打造出艺术领域的又一高地。

而更为重要的亦是:除了和平时期文化艺术的发展,当一个文明处在面临巨大挑战与危机之时,也同样惟有文化互鉴方可谓济世之良方和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中流砥柱。这就像隋唐之前,以鲜卑文化注入略带颓丧的中原文化,非此不能推动中华文化的全面发展;这就像晚清之时,以科学民主之启蒙思想、西方先进文化替换封建文化中的思想积垢,非此不能唤起民族的觉醒。在中华文化几千载发展历程中,我们并非没有遭遇发展之困局,并非没有自身文化已有组成部分不合时代潮流之时,但中华文化因何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时至今日仍未断绝?是因为我们自古以来就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向外辐射中华文化独特影响力之余,不断演化、更新,是文化互鉴帮助一个民族不息,直至今日。

荀子有言: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君子本性并非异于常人,但其之所以可以成为君子而不是小人,原因就在于善于假借外物之力充盈自身。我想文化互鉴也正是此意,只有相互借鉴,融合发展,文化艺术方可常出火花、时有惊人之作;也只有相互借鉴,不断取他人之活水注入自身,一个民族的文化乃至整个民族才可以历久弥新,在时代浩浩汤汤的大潮中永远保有一席之地,不为时代历史所弃。

2.《那个姐姐教我们的事》

她把头发重新扎高了,裙子换成了裤子,彩色换成了黑色,高兴的脸换成了冷漠的脸,老师知道,她手中的王牌终于回来了,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明明是他回不来了……

成长就是:渐渐温柔、克制、朴素、不怨不问不记,安静中渐渐体会生命盛大。

声明:本文由作者“刘看山”原创,在词多多首发,版权归其所有。词多多mobanduoduo123.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接受投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s://mobanduoduo.com/haoci/104.html

(2)
刘看山的头像刘看山专栏作者
上一篇 2020年8月22日 09:12
下一篇 2020年8月23日 09:21

推荐阅读

  • 我走过的漫长的道路并不总是铺着玫瑰花的,有时也荆棘丛生

    以下是好词好句“我走过的漫长的道路并不总是铺着玫瑰花的,有时也荆棘丛生”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季羡林的《九十述怀》。 适用主题 战胜困难,成长与励志等,如2010年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 示例…

    2022年5月17日
    7.1K0
  •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

    以下是好词好句“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老舍的《小病》。 适用主题 生活的真谛、生活的滋味、百味人生等主题。如2021年浙…

    2022年7月4日
    6.5K0
  •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以下是好词好句“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管子·乘马》,意为:任何事情都产生于谋划,成功于专力从事,失败于急躁。 适用主题 谋划,奋斗等,如2012年山东卷《孙中山箴言》…

    2022年6月14日
    2.0K0
  • 致毕业的青春句子精选短句

    1、毕业后,我们一起飞向梦想的远方。 2、时间冲淡的是回忆,带不走的,也是回忆。 3、我怕,毕业了,就少了那群能让我笑的疯子。 4、我们用三年青春和七张答卷跟世界赌一个明天。 5、秒拍了张毕业照,却记录了四年的点滴时光…… 6、来年等我重蹈…

    2023年11月7日
    5610
  • 引人注目怎么造句子(精选25个句例)

    引人注目的造句有: 1. 妈妈告诉我,太引人注目了不好。 2. 今天小艾穿了一身红,格外引人注目。 3. 这个建筑设计得独出心裁十分引人注目。 4. 圣诞树上各种精美的礼物非常引人注目。 5. 为了不引人注目,她悄悄的从后门走进来。 6. …

    2022年10月14日
    33.5K0
  • 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以下是好词好句“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两篇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马克思。 适用主题 逆境,磨砺,克服逆境,人生的垫脚石等作文立意,如2014年四川卷《人只有站…

    2022年3月15日
    1.9K1
  • 高质量八字短句

    高质量八字短句 1、长话短说,我中意你。 2、不能久伴,就别深拥。 3、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4、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5、温柔半两,从容一生。 6、目之所及,皆是理想。 7、三观不同,互相尊重。 8、一生所有,干净自由。 9、生而热烈,藏…

    2023年11月6日
    7950
  • 经验是生活的肥料

    以下是好词好句“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的出处、作文适用主题、示例及网友分享的范文,欢迎学习。 出处 语出老舍的《真正的生活者》。 适用主题 经验成就人,反思生活,在经验中汲取力量等,如201…

    2022年6月23日
    2.0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